第1章 北風吹走了霧霾(2 / 3)

六點,街上已經是人來人往了,大家都朝著地鐵的方向前進,蘇孝妍一邊往地鐵走一邊從包裏翻出套頭針織帽戴上,然後融入那千萬歸家人群裏。

回家的路需要換乘4趟地鐵,對於在這個城市的打工族來說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即便蘇孝妍是白領階層,也依然無法負擔市中心的房租。

6點下班,7點半出地鐵。出了地鐵還要步行20分鍾才能到家,蘇孝妍對這條路線的熟悉程度已經到了不用看路都能準確走回去的地步了。

12月了,掐指一算蘇孝妍已經單身一年半了。

這一年半以來她沒有體會到什麼艱辛孤獨之類狗屁空虛生活。她體會到的是自由,是隨意,是解放自我。是的,她完全享受這種純單身生活。她享受閱讀,享受音樂,也享受靜靜地坐在或者站在某處觀察人們。甚至有些時候她覺得自己應該買個望遠鏡,像法國電影《天使艾美麗》中的Amelie一樣去觀察別人的生活。但是她總覺得這是偷窺,便一直沒有付諸行動。

回到家後,蘇孝妍隨手把包扔到沙發裏,在門口換了鞋,順手打開沙發旁邊的音響,掏出手機插在音響旁邊。然後,蘇孝妍所喜歡的民謠調子開始充滿整個屋子。

蘇孝妍走進廚房,從碗架上取下奶鍋,接上些許水放在燃氣灶上煮。一係列熟練的動作隻能說明她經常這樣做。接著她打開冰箱,從冷凍室裏拿出一個較大的便當盒,那裏麵裝著的是她親手包的餛飩,她從裏麵揀了十來個放到水已經滾了的奶鍋裏煮,一邊煮,一遍跟隨著音樂在廚房裏舞動身體。

接著她把火關小,走到臥室換上寬鬆的睡衣和睡袍。再來到廚房的時候,餛飩已經煮好了。

蘇孝妍麻利地把火關掉,再從碗架拿出碗。調製調料,端著盛滿餛飩的碗三步兩步走到沙發邊坐下。冬日的客廳,餛飩的香氣四散,碗麵漂浮的蔥花香和冒出的熱氣漸漸充盈了整個客廳,蘇孝妍將餛飩放在矮桌上涼著。

伸手取下手機,打開微信,給父母發視頻聊天的請求。

自從微信推出以後,蘇孝妍就斷定這會是未來的主流溝通工具。便直接花了一個月的工資為父母換上了智能手機,用智能手機進行視頻聊天漸漸成為她們保持聯係的最主要方式。也解決了父母對女兒相隔3000公裏的思念之苦。

“今天給你爺爺打電話了嗎?”剛剛接通蘇孝妍的父親蘇誌斌就急忙問她。

“還沒有,我明天上午打給他”。

“你爺爺這一次比之前都嚴重,你必須每天都給他打電話問候”。

孝妍一邊做著鬼臉,一邊說好的好知道啦。

為了不讓父母擔心遠在3000公裏之外的自己,每次視頻通話蘇孝妍都會表現的很開心,樂觀,時不時的還會俏皮地做個鬼臉。

“嚴重,當然嚴重了,他還想賴在醫院不走這還不嚴重。本來醫生就說了要麼手術,要麼回家靜養。既然手術太危險決定了不做手術就該回家嘛,老賴在醫院醫生都催了好幾次出院還不想走。”蘇孝妍聽見媽媽接過話又開始嘮叨趕緊換了個話題聊了幾分鍾就互道晚安掛掉了。

掛掉電話後,蘇孝妍三兩下吃完餛飩回到臥室躺在沙發上發呆。

爺爺檢查出來血瘤是上個星期的事情,在這之前血瘤是一種什麼病家裏所有人都不知道。檢查出來的時候已經是末期了,醫生說爺爺肺和心髒旁邊有兩個比雞蛋還大的血瘤,同樣大的血瘤腿部還有兩個,還有其他細小的血瘤遍布全身血管的各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