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掌握正確的方法
著名的國學大師林語堂先生認為,正確的方法比執著的態度更重要。因此,如果我們要提高自己的做事效能,就應該調整思維,盡可能用簡便的方式達到目標。你應該選擇用簡易的方式做事。
了解解決問題的捷徑並非壞事,高效能人士常常采用這種方法:
1注重簡化
錯綜的問題都可以分解成簡單的問題或語言。
例如:總銷售量:25,873,892美元
成本:14,263,128美元
如果科長問成本占銷售量的百分之幾,就可以簡單方式表示,即把銷售量看成是25,把成本看成是14,14:25。這樣就可推測出成本約占銷售量的55%。無論什麼問題,隻要把它簡單化就容易找到解決的辦法。
2站在別人的肩膀上
博古通今、多才多藝的裏歐納爾德·文奇說:“不能青出於藍的弟子,不算是好弟子。”
一位年輕優秀的科學家皮耶·艾維迪也說:“比起牛頓等科學界的巨人,我們隻能算是小人物。但踏在巨人肩上的小人物,卻能比巨人看得更遠。”皮耶在鑽研新課題時,常應用這句話,他把與研究題目有關的資料收集到手,然後加以閱讀和研討。
3善於學習
比如要推出新式錄音機該怎麼做?假如本身缺乏這方麵的經驗,若完全靠自己的構思,不僅浪費時間,還會出錯。經營錄音機的公司總有好幾家,是消息的最好來源。但不能依樣畫葫蘆,而是利用先進的既有經驗來發揮自己的構思。不論麵臨什麼問題,都要看看人家是怎麼解決問題的,然後再加以改善。
4淘汰問題
有時因為解決問題的方法過多,反而不知如何取舍。一名高效能人士可以采取淘汰法,把不好的逐一去掉。
例如跳舞比賽,如果一次想從舞者中選出優勝者是很困難的,因此便采取淘汰法。每次評審一組,有缺點就退場,這樣陸續淘汰直至兩組,最後剩下優勝的一組。當你要從幾個東西中選出最喜歡的時,如果把不喜歡的逐一淘汰,事情就變得容易了。
5多多交流
能否提出更新更好的解決辦法,這與了解問題的程度有關。為了驗證自己的想法,最好將計劃向第三者提出。
紐約某石油公司的老板常常把太太當作練習講演的對象。這位太太對石油所知不多,卻能耐著性子聆聽,結果對她先生幫助不小。這位經營者了解把想法用語言表現出來後,可以發現其中的缺陷。
第四十五種 不被瑣務纏身
高效能人士不能被太多的瑣務纏身。其含義主要是說高效能人士要充分重高時間的價值,不去浪費時間做那些不值得去做的事情。
做不值得做的事,會讓自己誤認為完成了某件有意義的事情,從而心安理得;做不值得做的事,會消耗自己做有價值的事的時間;做不值得做的事,就是浪費自己的生命;不值得做的事會生生不息,而且會造成一種誤解,你越是做不值得做的事,就越覺得自己有毅力。
美國著名劇作家保羅曾說:“如果我要寫個劇本,在每一頁都保持故事的原則性,而且能將劇本和其中的角色發揮得淋漓盡致……它會是一個好劇本,但不值得花費一兩年的時間。”
清醒的放棄勝過盲目的堅持。而對於想做一件事,一直做不出名堂的人來說,奧裏森·馬登的觀點是,如果一開始沒成功,再試一次還不成功就該放棄,愚蠢的堅持毫無益處。
一、注重時間的價值
瑣碎而無價值的工作指的是一些不重要的任務或工作,而且報償低。它消磨你的精力和時間,因此讓你不能處理更為重要且當務之急的工作。
凡是在事業上有所成就的人,都十分注重時間的價值。無論是老板還是打工族,一個高效能的人士總是能判斷自己麵對的顧客在生意上的價值,如果有很多不必要的廢話,他們都會想出一個收場的辦法。同時,他們也絕對不會在別人的上班時間,去和對方海闊天空地談些與工作無關的話,因為這樣做實際上是在妨礙別人的工作,浪費別人的生命。
善待來客的人往往預備出一定時間。老羅斯福總統就是這樣做的一個典範。當一個分別很久,隻求見上一麵的客人來拜訪他時,老羅斯福總是在熱情地握手寒暄之後,便很遺憾地說他還有許多別的客人要見。這樣一來,他的客人就會很簡潔地道明來意,告辭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