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正好!”
三人來到了桃園,黑大漢帶頭報了名號,“我姓張名飛,字翼德。啥也不會,刀劍槍棒使得還行,家業是祖上留下。”
“在下關羽關雲長,由於在家鄉時路見不平殺了惡霸,逃難此地,看到這裏征兵,正準備投軍。”
“剛才我試壯士武藝也是此意,既然你也有這想法,我二人一塊去。”
劉備長歎一聲。
張飛微怒,“你這斯,我二人正討論報國大事,你在這長歎,好生煞風景!”
很多人以為,劉備隻會哭,能成事是因為運氣好。文有臥龍鳳雛、武有五虎上將。
其實很多人都小覷了劉備的為人,根本不是僅僅一個德字那麼簡單。
七尺男兒,生逢亂世。凡是有點熱血的豈能不報國安邦?劉備隨二人來這桃園相聚,本身就是有意結交二人,共謀大事。聽到二人有報國之誌,不急不躁,隻發出一聲感歎,引得二人願意仔細聽他說明緣由,這豈非才能?
劉備:“並不是不認同二位壯士之誌,凡是有點熱血的大丈夫,豈能看那黃巾叛亂?隻是如果二位去投軍,充其量不過一個百夫長,難成大業。”
關羽:“看來足下頗有了解,可否詳談。”
劉備再次長歎一聲。
張飛性急,“哎呀,你快說啊。”
劉備:“涿縣有一千年古桑,傳言說古桑主人,必出名貴。可惜此人二十有八,卻依舊碌碌無為,愧對了皇族,不配姓劉。”
張飛:“此人是誰?”
“不才正是在下,中山靖王之後,姓劉名備,字玄德。”
什麼中山靖王?除了你自己說你是皇族,誰還說過?誰知道你是還是不是?除了姓劉之外,可有什麼佐證?另外,就連姓劉也是你自己說的。
不論真假,我們英雄不問出處。在這時候提到皇室血統就是劉備籠絡人心的高明之處,因為此時。他還不知道他們三人將來會是兄弟。慧眼識人,深知二人的武藝不可或缺,又知二人忠肝義膽,赤心報國,提到正統血脈恰到好處,不是又為自己加了一分?
劉備接著說到,“備年輕時也遊曆四海,跟隨過不少所謂的名士,可今日依舊落得這幅田地。二位壯士武藝高強,應該能到個百夫長的官職吧。”
激將法果然有用,張飛:“我上場殺敵報國,難道就是為了區區一個百夫長?”
劉備心知時機已到,道出真心,“吾誌掃平四海,輔國安邦。清除亂黨,效忠名主。不知二位可有相同誌向?”
關羽:“願隨兄台,共圖大業。”
效忠明主,倘若主上昏庸又當如何?取而代之?劉備究竟有帝王之誌還是僅僅為了天下百姓?尚未定論,不過確實吸引了兩位高手。
劉備第三次歎息。
張飛又毛了,“都有那麼宏偉的誌向,怎又歎息?”
劉備:“投奔他人,勢單力薄。需有些少許人馬,別人才肯給我們施展拳腳的機會,才有勇武之地。可這人手,如何尋得?怎不歎息?”
“嗨,這有何難?”張飛豪爽,“既然決定從軍,性命都是身外之物。我把錢財散了,願意跟的家丁就跟。不願意跟的給些許錢財,自謀出路。招兵買馬,打造器械,何愁大事不定?”
備喜,“如此甚好。”
關羽重義,“既然我們三人誌趣相投,結為異性兄弟如何?”
張飛:“好呀。”
劉備:“多謝二位英雄不曾嫌棄!”
征兵數百,馬匹百餘。巧工名匠,勾勒神器。
青龍偃月斬亂世,丈八蛇矛定江山。
皇叔三歎得二虎,桃園聚義結英雄。
別的豪傑此時在幹嘛?且看下章:袁氏門生便天下,阿瞞巧計陰險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