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生俱來,人是一樣的人,但往往有那麼一些人把自己搞得一塌糊途,因為他們太卑了ˉ從前有個國王,得了一種世界上罕見的奇病。經醫生診斷,此病隻有喝了獅子的奶才能痊愈。可是怎樣才能得到獅子的奶呢?大家都一籌莫展。
有一個聰明的男孩子得知此事後,想出一個辦法。他每天跑到獅子洞穴的附近,給母獅子送上一隻小獅子。到第10天,他和母獅子很親密了,終於順利地取到了一點獅子奶,可以給國王當藥用。
可在去王宮的路上,他自己身體的各部分卻吵起架來,鬧得不可開交。吵什麼呢?原來是爭論身體的哪個部位在取奶的過程中最重要。
腳說:“如果沒有我,就走不到獅洞,自然就取不來奶。”
手說:“如果沒有我,拿什麼取奶?”
眼睛說:“如果沒有我,看也看不見獅子,怎麼取奶?”
這時後頭也突然加人進來,說:“如果不能說話,你們一點用處也沒有。”
身體各部位一聽,更不服氣,群起而攻之:“你舌頭沒有骨頭,完全沒有價值,別再妄自尊大。”
舌頭一看情勢不妙,趕緊閉口不語。
進了王宮,舌頭又開口說:“到底誰最重要,待會兒你們就知道了。”
到了國王麵前,男孩獻上獅子奶,國王分辨不出什麼奶,便問那男孩子。
男孩子回答說:“這是狗奶。”
這時身體各部位才知道了舌頭的重要,連忙向它道歉。於是,舌頭才改口說:“不是,是我說錯了,這是貨真價實的獅子奶。”
如果總是跟自己過不去——自卑,那無異於折磨自己。
一位父親帶著兒子去參觀凡高故居,在看過那張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後,兒子問父親:“凡高不是位百萬富翁嗎?”父親答:“凡高是位連妻子都沒娶上的窮人。”
第二年,這位父親帶兒子去丹麥,在安徒生的故居前,兒於又困惑地問:“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宮裏嗎?”父親答:“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兒子,他就生活在這棟閣樓裏。”
這位父親是一個水手,他每年往來於大西洋各個港口,這位兒子叫伊東布拉格,是美國曆史上第一位獲普利策獎的黑人記者。
20年後,在回憶童年時,他說:“那時我們家很窮,父母都靠出苦力為生。有很長一段時間,我一直認為像我們這樣地位卑微的黑人是不可能有什麼出息的。好在父親讓我認識了凡高和安徒生,這兩個人告訴我,上帝沒有輕看卑微。”
富有者並不一定偉大;貧窮者也並不一定卑微,上帝是公平的,他把機會灑到了每個人麵前。自卑的人也有相同的機會。
毛病點撥:每一個事物,每一個人都有其優勢、都有其存在的價值。自卑隻能讓你自己獨自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