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是一個人對自己所做的事沒有信心,對自己才華的否決,是一種因過多地自我否定而產生的自慚情緒,是一種覺得自己不如他人的感情。
自卑的產生與自卑心理創傷,並非所有的人都有。因為心理創傷並不是完全起因於外部的刺激,而還有其主觀原因——性格。自卑感較強的人一般具有以下幾種性格特征:小心、內心、孤獨和偏見、完美主義。
更需指出的是,現代社會是個充滿競爭的社會,“出人頭地”的風氣越來越盛行,這也是造成某些人自卑感的重要原因。自卑感往往就在類似入學考試、錄用麵試、體育比賽等等比試優劣的場合產生。
每位事業心極強的人,所要克服的最大敵人就是自卑。自卑感是人類在其成長過程中不可少的絆腳石,因為任何人的能力會有所不足,因而也就易生自卑,為了克服自卑,便會努力奮鬥。
然而,自卑感並非都是如此激勵人,使人奮發上進的。更多的是,因為有自卑感而阻礙正常的發展,在不幸中虛度了一生。與此同時,長期被自卑感籠罩的人,不僅自己的心理活動會失去平衡。生理上的變化反過來又影響心理變化,加重人的自卑心理。因此,應該盡力解脫縛自己的自卑繩索,打開自卑的枷鎖。
在心理學上,克服自卑心理主要是通過補償的方法。自卑心理的補償有自覺與不自覺、積極與消極之分。比如,有的人明知自己沒有多大本領,卻故作姿態,借以彌補自己內心的空虛,顯然,這樣的補償方法是不可取的。下麵幾種方式才是積極可取的。
(1)當知道自己在某方麵有缺陷、不如人的時候,熱愛生活、想成為生活的強者的人,會懂得“以勤補拙”,懂得“笨鳥先飛”的道理。而要做到這一點,自信心很重要。因為隻有自己相信自己,樂觀向上,對前途充滿信心,並積極進取,才是消極自卑、促進成功的最有效的補償方法。
(2)一個人成功經驗越多,他的期望也就越高,自信心也越強。可見,通過一次又一次微小的成功,可以使自信心得到增強和升華。對於自卑的人來說,重要的是建立起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抱負水平”,增加成功的經驗。這可以由小由少做起,確保首次努力的成功,形成良性循環。如果已遇到困境,感到自卑時,則可改做一件比較容易成功,或者自己願意並有興趣的活動或工作,以便增強信心,免除自卑。
(3)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長處與短處,因此不能隻看自己短處不看長處。積極的態度是揚長避短,以“長”補“短”。這一方麵不行,也許另一方麵比別人強。
(4)多讀些有關名人成功的書籍,尤其是那些曾被自卑感困擾的名人的事跡,從中獲得克服困難的經驗,進而鼓勵自己加強自信,發揮所長,集中精力,矢誌不移地達到目標。這樣,自卑心理也會不驅而散。
(5)日本精神療法研究所所長小林英夫認為,此法能充分運用潛能抑製自卑感。方法是:配合腹式呼吸,集中想想自己的長處。例如想想小學時期那些令人高興的讚美,就擁有越多的自信。不要羞於承認自己的長處,以零為基點,不斷去增添它。
人在考慮事情時,往往會有多方麵的聯想力,特別是看到某些較具紀念價值的物品,會想到很多往事。例如,看到獎杯,會想到自己當初獲得勝利時的種種情況;而照片有著更加強烈的增強記憶力量,可以喚起往日的回憶。
軟弱消極的人可以隨身帶著自己最感滿意的照片,在情緒低落的時候,把它作為改善心憎愛分明的恢複劑。特別是自己神采飛揚、意氣風發或滿臉春風、歡愉喜悅的照片,更能激動自己,想起自己原來也有著這麼光彩美麗的時刻,便會找回自信心。自卑的人總覺得自己事事不如人,因為他們很少有成功的感覺,更不知自信是什麼。隻知所有人事事時時給他出難題。
在50年代,北京的一家大醫院同時來了兩名患者,他們都是懷疑自己患了肺結核,同時到這裏來檢查,檢查以後,結果出來了不幸的是,由於醫生一時疏忽,把兩張化驗單給錯了,其中一個隻是由於感冒而咳嗽的人的化驗單給填上了肺結核,另一個真正得了肺結核的卻給填上了因感冒呼吸道輕度感染。沒想到兩種結果卻導致了不同的結局。結果兩年以後,真正患肺結核的病人不治而愈。而那個沒有肺結核的因過度擔憂而導致免疫力下降,真的被感染上肺結核而死了。
信心是眼睛尚未看見就去相信,最終真的看見了,自信是還沒有得到就相信一定得到的一種態度。自卑的人們,你怎樣看待呢?
毛病點拔:克服自卑心理。不僅是給自己一股“強身劑”,征服了自卑,就好比腳步征服了一座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