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思遠的人生的起點,已經絕大多數人遙不可及的終點。
當高力士宣旨時,不少人當場驚訝得半合不攏嘴,他們知道皇上看在鄭鵬的功勳上給予厚賞,但沒想到如此豐厚,不過短暫的驚訝後,很快就沉寂下去,平日那些最挑剔的諫官也沒表示反對,而是麵帶笑容地向鄭鵬表示祝賀。
回頭想一下,鄭鵬對大唐的貢獻太大了,改善交通的腳踏車、清理傷口能大幅降低傷亡的白酒、做福百姓又能鞏固邊防的水泥、威進敵膽的火器還有一舉撥舉大唐幾百年心腹大患吐蕃等,哪一件不是驚的功勞,就是把鄭鵬封為異姓王一點也不過,可鄭鵬現在僅僅是候爵,明顯位不配功,朝野早有異議,現在算是變相補償在他兒子身上。
算一下,鄭鵬還受委屈呢。
思遠的百日宴,除了大宴賓客外,還在坊間的大路上搭了長棚,請有名的戲班子邊演三,長安城的百姓可以免費觀看,還有免費的茶點吃喝,算是分潤一些喜氣。
崔源本想搞個流水席,反正他的錢花不完,不過讓長安城的官員勸住了,因為百日宴當達官貴人雲集,就是皇帝也親臨,治安本來就是緊張,要是人太多,亂起來就麻煩了,最後隻能作罷,畢竟出了事,就是崔源也承擔不起,於是流水宴作罷,改為拿一大筆錢捐到長安城的各寺廟,添香油之餘,也算是玄外孫祈福。
熱鬧了三,全城矚目的百日宴才算完成,鄭鵬可以鬆一口氣,把精力重新投入工作中,可對崔源來,這僅僅是一個開始,過完百日宴,晚些還要準備周歲和抓鬮,還要回老家拜祭先人,因為在長安出生,年齡太不適宜長途奔波,把百日宴放在長安舉行無可非議,長大後不回老家拜祭先人可不行。
再百日就晉爵,這可是一件光宗耀祖的大好事,自然要慶賀一下,免得讓人不孝和忘根,當然,博陵也要回去轉轉,免得一些眼紅的人在背後嚼舌根,博陵崔氏三房斷了香火什麼的。
做這些事費心勞力傷財,可是崔源樂在其中,百日宴一完,就拉著鄭鵬商量周歲和抓鬮的事,這叫未雨綢繆。
“飛騰,你覺得老夫的想法如何?”
“好,挺好”鄭鵬馬上:“一切就依大父的意思。”
崔源的計劃是再過一個月,等到春晚花開就踏上歸途,到時怎麼祭祖,宴請什麼客人,還要到博陵拜祭崔氏先人等,鄭鵬聽到頭都大,連連答應。
長洛高速正處在最緊張的施工階段,自己肯定走不開,也沒時間精力處理這些事,隻要崔源不弄得太過份,由著他去折騰。
“好,那就定了”崔源愉快地表示同意。
罷,崔源想了一下,很快開口問道:“你那鐵路修得怎麼樣,錢銀方麵還湊手嗎?”
不容易啊,因為反對修路,崔源對修路的事不上心,難得他主動問起,還提起錢方麵的事,不用,肯定是心情不錯。
鄭鵬一臉輕鬆地:“現在一切進展順利,估計一年內可以完工,錢銀方麵不是問題,現在的進項可以應付。”
前麵修路基、開采礦石、購買工地、奴隸和原材料,花錢如流水,以至錢財方麵經常捉襟見肘,逼到要發行的“債券”來緩解資金方麵的壓力,一度還動了綠姝的嫁妝,雖綠姝是心甘情願,要是鄭鵬不接受還不高興,鄭鵬不把她當成一家人,然而鄭鵬有意無意沒少收到崔源的白眼。
幸好,大唐依然是盛世,民富國強,三寶號和名仕酒坊的賺錢能力不斷擴張,其中三寶號的發展最為迅速,現在三寶號已成為大唐首屈一指的木器店,集家俱、農器和民用武器於一體,在大唐各州有超過八十間分號,大至全套家什、到夾衣服的夾子都有,至於名仕酒坊的酒,早就賣遍了大唐每一個角落。
最令鄭鵬高興地外貿差不多每一季都有長足的發展,這與大唐滅了吐蕃,把大唐與西域諸國的通商最大的攔路虎消除,沒有吐蕃阻攔、盤剝,絲綢之路的商業往來更加熱鬧、繁華,三寶號的木器、家俱,名仕酒坊的白酒還有獨一無二的鏡子,都是西域商人回國必帶的商品,這樣一來,鄭鵬的收入如豬籠入水,大賺特賺。
錢一多,跟著投股的高力士和李隆基的紅利也跟著水漲船高,對鄭鵬也就更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