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服飾禮儀
我們曾經說過:服飾在一個人的個人形象裏居於重要地位。偉大的英國作家莎士比亞曾經說:“一個人的穿著打扮,就是他的教養、品位、地位的最真實的寫照。”在日常工作和交往中,尤其是在正規的場合,穿著打扮的問題正在越來越引起現代人的重視。從這個意義上,服飾禮儀是人人皆須認真去考慮、去麵對的問題。但是,我們有相當數量的同誌在穿著打扮方麵,基本上還是處於無師自通的狀態。所以有鑒於此,我們有必要專門來談談服飾禮儀。我是個男人,我得先說說男人的問題,我想跟我們在場的觀眾和電視機前的觀眾出這樣一個問題:您認為一個男人打領帶的時候最重要的禮儀問題是什麼?
我們曾經有一句話:女人的時裝永遠少一件。女同誌總覺得自己的衣服不夠穿,時裝總是少一件。但是同樣的道理,男人的領帶也永遠少一條。其實在比較重要的場合,男人打領帶是非常重要的一種禮貌。比如我們穿西裝,一般情況下男同誌穿的西裝、套裝主要是藍色的純毛套裝,這是一般意義上的上班裝。上班裝你沒有必要天天換,你換襯衫、換領帶。比如一個男同誌一個星期上五天班,他要足夠聰明的話,他的領帶每天換一條,他給別人的感覺就像是天天換衣服。
打領帶有些什麼問題比較重要呢?第一,與之配套的服裝有講究。金教授有一句很俗的話,穿套裝的時候不打領帶是不行的,像我現在穿的是套裝,那一定要打領帶。穿套裝要沒有領帶,這西裝就沒味道。倒過來說,不穿套裝的時候,大可不必去打領帶。我們一般同誌會犯幾個常識性錯誤,比如我們經常見到同誌穿短袖襯衫打領帶。我想告訴你,如果你穿的是短袖襯衫不是製服的話,大可不必去打領帶。短袖襯衫屬於休閑裝,嚴格意義上講,它跟褲頭兒差不多,它跟背心兒差不多,你穿褲頭兒穿背心兒會打領帶嗎?所以在行家眼裏你穿著短袖襯衫打領帶的話,你會給別人煞有介事之感。我有時候參加一些商務活動,我也挺有點不爽,比如一個簽字儀式,它在國際社會普遍受到重視,國外的客人來了,不管天氣多熱他們都是西服革履的,就我們這兒個別同誌怕熱,給你穿件短袖襯衫再打一條領帶,這其實是不倫不類的感覺。
你要打領帶,它還有很多講究。比如領帶的色彩有講究,領帶的麵料有講究,領帶的款式有講究。如果不穿製服,最好不要打“一拉得”領帶,就是帶拉鎖那種,穿製服的人用它配套,是為了省事。正式場合,假如你穿身高檔的西裝,你把這一拉得領帶一打,你的檔次就下來了。因為那玩意檔次不高,它是配套裝製服的。其實看一個男同誌會不會打領帶,有兩個細節很重要。第一個很重要的細節,你得注意領帶的打法,前兩年流行一種打法,叫“男人的酒窩”。什麼叫“男人的酒窩”?其實就是在領結下麵壓出一個槽來,你說是個坑也行,你說是個溝也行,“男人的酒窩”。大家看電視,看新聞聯播,你注意一下歐美的時尚人士,常常是這種情形。那天一個同誌跟我講:“老金,我看你這‘男人的酒窩’看了半天沒發現哪兒好看。”我說:“我跟你說實話,其一,它是時尚。其二,它等於變相告訴你,我打了一條高檔領帶。”因為隻有真絲領帶它柔軟度好,壓的這個槽這個坑才能堅持下去。你拿個尼龍領帶壓個槽,一會兒它就回去了,它無法支撐,當然這些知識你得略知一二,你要是不略知一二就麻煩了。
那天一個同誌過來跟我聊天,說:“金教授你比較忙吧?”
我說:“我最近是比較忙。”
他說:“你看你忙的,領帶都沒有打好。我來幫你。”
沒想到他過來就把我領帶上的這個酒窩給我滅了。
他認為我是沒有打好。
此外,你看一個男同誌會不會打領帶還有第二個很重要的細節,就是他有沒有使用領帶夾。時尚的人士一般是不用領帶夾的。我們有些同誌有個誤區,因為沒有人教他。他誤認為打領帶一定要用領帶夾,其實大可不必。穿西裝的時候隻有兩種人才用領帶夾:第一種人是誰呢?穿製服的人。工商、稅務、警察、軍人、空中先生,你注意了嗎?他們領帶夾都是統一製作的,有標誌,國徽、警徽、軍徽、航空公司的標誌,它是配套的,屬於CIS,即企業形象可識別係統。他那個領帶夾一夾,咱們就知道他們是幹什麼的。第二種人是誰呢?大人物——領導人,大老板,他們應酬比較多,我現在陪著外商在一塊兒吃飯,說實話,沒有外商在場的時候我喝湯我怎麼喝都行,我拿起碗來倒著喝都行,但有外商在場的時候,大庭廣眾之下不是得注意舉止嗎?我得拿一隻調羹舀著喝,你想想,我拿調羹舀著喝的時候我這兒是不是要夾領帶夾?否則領帶亂竄,我這兒喝湯呢,我沒把領帶夾住,一彎腰,你說誰先喝湯?領帶。因此,領帶夾是大人物用,穿製服的人用,一般人沒必要用。我想通過這個簡單的例子講服飾禮儀的一個重要特點,即規範性。
服飾服飾,顧名思義即可分作兩塊:服和飾,下麵我揀要點來進行講解。首先,我來講講服的禮儀。我們曾經說過,服裝有三個功能:第一個功能,重在實用。第二個功能,表示地位和身份。第三個功能,表示審美。就是你的品位,你的藝術造詣。一般而論,服的禮儀有四個要點:
第一個要點,符合身份。說俗了,男人要像男人,女人要像女人,孩子要像孩子,阿婆要像阿婆。我們經常見到這樣的同誌,其衣著老的不像老的,小的不像小的,有點畫蛇添足。
假定我是一位60歲的老人,男同誌,那我的穿著打扮就得注意,我不能穿一身童裝,我穿一身童裝簡直就是蠟筆小新,它不合適。同樣的道理,作為女同誌,如果你60多歲了還把自己打扮得像一名超齡小甜甜一樣,也不太合適。所以你的著裝一定要注意符合身份,比如我這兒說個最老土的例子,裙子一般都是女人穿的,當然也有例外,蘇格蘭、英格蘭地區,男人穿裙子,查爾斯王子就穿過裙子,但是我們一般大陸來講,男人是不可能穿裙子的,除非有一些商場服務生他是特殊情況,招攬客人,否則的話如果金教授我現在穿一條裙子上街去了,別人該懷疑這是男人嗎?不正常。著裝一定要注意符合身份。我們一般強調男女之別,長幼之別,職業之別,身份之別,這四個別,國際交流中還要加上一個民族之別。一定要有所區別。
第二個要點,揚長避短。穿著打扮,在一般情況下要注意的一個點就是揚長避短。我們每個人的身材都有優點,都有缺點,有的人胖,有的人瘦,有的人黑,有的人白,那你是不是要注意揚長避短的問題。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我穿西裝,一般情況下,工作場合我一般會穿藍色的或者灰色的,它是經典的上班裝。平常我要強調一些自己個性的話,我喜歡穿咖啡色西裝。說實話哪天你要在社交場合見到我,你會注:意到,我一般穿咖啡色西裝,大家有沒有看那個鳳凰衛視節目,鳳凰衛視節目裏麵有一位著名主持人,很多人都知道他,竇文濤,一個帥哥,你注意到他的習慣嗎?他過去喜歡穿一個馬甲,最近則改穿花襯衫了,鏘鏘三人行,連續兩三年我記得他不斷地換馬甲,換花襯衫,那實際上是他的風格。但是你一定要注意,風格是風格,你得揚長避短,比如我曾經講過,如果我脖子比較短,我就不穿高領衫,我穿U領或者V領的服裝,露出一段胸部,冒充脖子。我穿一個高領衫,我沒有脖子了。我腿長得比較粗短,我盡量不穿超短裙,否則別人一看,那也叫腿?穿著打扮這一點其實是非常重要的,要揚長避短。
第三個要點,區分場合。在穿著打扮方麵,實際上我們會遇到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就是一個人他麵對的場合多種多樣。我們很多老百姓都有一個小小的缺點,就是著裝不分場合。比如有的同誌在上班的場合穿得非常不正規,你有沒有見過這樣的人,在機關也好,在公司也好,穿得非常隨便,比如拖鞋式涼鞋,露腳趾涼鞋,露臍裝,超短裙,跨欄背心都穿進來了。顯得很是有點不務正業的感覺。工作場合你就是要穿套裝製服,表示鄭重其事,統一劃一,嚴肅嚴謹。倒過來說,我們還有的同誌犯另外一個錯誤,不該講究的時候卻又講究了,逛八達嶺去了,遊頤和園去了,西服革履,套裝套裙,有意思嗎?沒有意思!你穿高跟鞋爬八達嶺長城,你上得去下不來。它有難度啊。著裝一定要區分場合。從服飾禮儀的角度來講,著裝實際上存在下述三大場合。
其一,辦公場合。辦公場合指的是我們上班的時間,它的基本要求是四個字:莊重保守。在辦公場合隨便穿是不行的,辦公場合要求你莊重保守,要穿什麼?穿套裝,穿套裙,穿製服。沒有套裝、套裙和製服,則要穿長袖襯衫、長褲、長裙,這樣才顯得你鄭重其事。倒過來說,辦公場合穿時裝、穿休閑裝非常不合適,這個一定要講究。
其二,社交場合。社交場合指的是工作之餘的交往應酬的時間,就是下了班之後跟朋友跟熟人在一塊交際應酬的時間,比如宴會、舞會、音樂會、聚會、串門,都是典型的社交應酬。自己一個人吃飯那叫吃飯,和朋友在一塊兒吃飯那叫宴請,宴請實際上就是交往應酬。社交場合著裝的基本要求是什麼呢?四個字:時尚個性。如果說工作場合不能時髦不講個性的話,社交場合就是要時髦個性,要穿什麼衣服?穿時裝,穿禮服,穿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裝。說實話,西方男人穿的禮服——燕尾服不太適合我這種身材,燕尾服它是倒梯形的造型,適合肩膀比較寬大的人,中國人的身材一般是H型,不像他們,他們的肩比較寬廣。所以我參加社交場合,比較喜歡穿我們自己的中式服裝,中山裝,唐裝,甚至穿對襟的襖之類的,它比較合適。
社交場合的服裝通常都講究個性,我給大家講兩個笑話:
我有一名外國的學生,20世紀90年代中期要畢業前,到我家來看我,跟我聊天。聊著聊著突然就跟我說:“金教授,畢業之際想跟你要件禮物,作為紀念。”
我帶過不少留學生,沒聽過一個人張嘴問我要過東西,我很吃驚。我咬牙切齒想了想,就跟他說:“承蒙你抬舉看得起我,你金教授家房子不小,可是裏麵值錢的東西沒幾個,你要看得上,我也就不客氣了,除了老婆孩子,看上什麼你就拿什麼。但限拿一件,不能多拿。”
你猜他看上什麼了?當時我在部隊大院住,他到我家來我也不跟他見外,熟人嘛。我穿的是軍褲,老頭衫,天熱,他看上我這個軍褲了,他說我想要這個。我挺高興,我說:“那就給你,給你弄一奈新的,再送你一件軍褂要嗎?現役軍人那種衣服咱不敢要,以前那種老式軍裝,淘汰的那種我有,你要嗎?”
他說:“要。”
我說:“腰帶呢?”
他都要,都拿走了。第二天他們的同學跟我舉報,說他穿著我送的那一身行頭跑天安門拍照去了。他覺得那樣子很酷,他其實追求的就是有個性。
我跟外國朋友打交道時,我喜歡送民族服裝給對方做禮物。送一身紮染的服裝,送一件真絲的襯衫,都很有特色。
我有一位朋友在外地的一個地方當縣長,那天來一位外商,跟他們那兒一個企業家談生意,非要見見縣長,國家扶植民營企業,縣長聽說企業提這個要求也就去了。本來縣長在工地,農田基本建設工地,穿得比較隨便,夾克衫。結果臨時去了,上了車才突然想起來,來不及換西裝了。時間有限,外商要趕飛機。縣長就盯上那司機了,看上了那司機穿的卡中山裝。他就問對方:“你身高多少?”
司機說:“1米74。”
“腰圍多少?”
“二尺五。”
“行,咱倆一樣,把車停一邊,咱倆換了。”
他在車上就把司機的卡中山裝給穿身上去了,車內比較狹窄,扣子就沒係好。大概就是第一個扣係第二個眼兒去了,還有口袋蓋一個在裏麵一個在外麵。就是反正有點別扭。
他到達後,跟那個外國客人談了一個多小時,這個扣子始終係錯一眼兒,而且一個口袋蓋在裏麵另一個在外麵,但無人察覺。
走的時候老外就跟他說:“哎呀!領導啊,感謝你:第一,說明你這個領導支持這個企業。第二,還學會了怎麼穿中山裝了。”
這位領導此時才發現自己的問題。對方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這個是我們自己的服裝,中式服裝、民族服裝,我要怎麼穿就怎麼穿,它的個性與特色我們才明白。
我們很多中國人為什麼穿西裝、穿套裙看著不太順,他不會穿。你穿自己的服裝其實最拿得準了,你有數,你有經驗,所以社交場合穿禮服、時裝、民族特色的服裝是最佳的選擇。當然社交場合最不該穿的衣服就是製服了。
其三,休閑場合。什麼是休閑呢?休閑的場合指的是工作之餘個人活動的時間。它指的大概是這幾個情況:第一,在家睡覺。第二,健身運動。第三,觀光遊覽。第四,逛街購物。這樣一些場合我們把它叫作休閑的場合。這個場合穿著打扮的基本要求是什麼呢?四個字:舒適自然。用我的話來講,隻要沒有違反法律,隻要沒有違背倫理道德,隻要沒有影響安定團結,自己完全可以隨便穿。這是最不該講究穿著打扮的地萬,穿褲衩、背心、牛仔、夾克、拖鞋、涼鞋、光大腳丫子,都可以隨你便。可是,我們經常還有同誌出洋相。我有一次到美國去開會,一位美國友人就跟我講,說:“在我們這兒見到穿西裝、打領帶的人都是你們大陸來的。”把我氣壞了,當然這種人是個別人,可是你到國際交往中你被別人看到,影響形象。所以著裝要區別場合!公務場合,講究莊重保守。社交場合,講究時尚個性。休閑場合,則講究舒適自然。
第四個要點,遵守常規。有關著裝的約定俗成的規矩你一定要自覺遵守。下麵分別跟大家講講穿西裝和穿套裙的規則。我已經講了一次,但是要點一定要講,穿西裝有些規則你是要注意的,譬如,西裝上衣下麵這兩個口袋,有經驗的人知道,這兩個口袋裏是不能放東西的,聰明的人西裝買來之後那個口袋的線都不要拆開,不拆開誰能放東西。我們有的老兄,一看就比較老土,這邊一盒香煙,那邊一串鑰匙,跟開雜貨鋪似的,影響西裝整體造型。
穿西裝最重要的遊戲規則,我們把它叫做三個三。為什麼叫三個三?有三個問題需要注意,每個問題裏都有個三字,所以叫三個三。哪三個三?
第一個“三”,三色原則。我們曾經說了一次了,講究的男人都知道,穿西裝的時候,全身的顏色是不能多於三種的,包括上衣、下衣、襯衫、領帶、鞋子、襪子在內,全身顏色應該在三種之內,此即三色原則。
第二個“三”,三一定律。什麼叫三一定律?重要場合你穿西裝、套裝外出的時候。鞋子、腰帶、公文包應為同一顏色,而且首選黑色。說實話,這個男女有別,男人其實在服裝方麵可選擇的餘地比較小,不像女同誌,漂亮衣服全是你們的,我們有什麼選的?也就是西裝、夾克、牛仔,一個扣,兩個扣,三個扣,沒扣,黑的灰的藍的,所以男人強調的是細節。大家知道,認為男女會穿一般講什麼?女人穿流行,男人穿品牌。前者追求時尚,後者則關注。它講一個檔次。
第三個“三”,三個錯誤。我們也曾經說過一次了,穿西裝時有三種錯誤是不能犯的。第一個錯誤,袖子上的商標沒拆。買了西裝之後,商標是一定要拆掉的,說明西裝被啟用了,如果商標不拆,有畫蛇添足之感。第二個錯誤,就是非常重要的場合,尤其是國際交往中,穿夾克,穿襯衫,打領帶。這個不太合適。穿夾克、穿短袖衫打領帶自己人內部活動可以,對外交流不夠正式。第三個錯誤,襪子出現問題。重要場合,白色的襪子和尼龍絲襪都是不和西裝搭配的。所以這個一定要講究,這是西裝的規則。
我們再來談談職業場合著裝的禁忌。職業場合,男人也好,女人也好,隻要在上班,著裝有六大禁忌。
第一個禁忌,過分雜亂。亂穿。比如我們見到有同誌穿了一身很高檔的套裝和套裙,一看就是職業裝,你總覺得她不夠味。為什麼呢?風凰頭、掃帚腳。比如男同誌穿西裝腳上卻穿雙布鞋。
那天我問一個老兄,我說:“你怎麼穿西裝穿雙布鞋啊?”
他告訴我:“舒服。”
我說:“你穿著舒服,我們看著不舒服啊。”
也有個別女同誌這樣,穿很高檔的套裙,光腳丫子穿雙露腳趾的涼鞋,很不合適。重要場合你要注意,穿套裝、套裙時要穿製式皮鞋。製式皮鞋,男的是指係帶的黑皮鞋,女的指的是黑色的高跟、半高跟的船形皮鞋,跟製服配套的。這是非常重要的遊戲規則。過分雜亂不可以。
第二個禁忌,過分鮮豔。製服也好,套裝也好,需要遵守三色原則,什麼是三色原則?我們剛才講了,全身顏色不多於三種,男女的製服、套裝都要遵守這個規則。不能過分鮮豔,圖案也要注意,重要場合套裝製服盡量是沒有圖案,或者規範的幾何圖案,比如我這個領帶,條紋的,我還可以打什麼領帶?格子的、點的,但是不能過分花哨,我不可能在這上麵印上三個字:我愛你。我愛你,你愛我嗎?有的同誌上麵什麼阿貓、阿狗、熊貓盼盼,米老鼠、唐老鴨,一看就是不夠穩重,這個不可以。
第三個禁忌,過分暴露。一般我們在重要場合著裝講這樣幾個不露:第一,不暴露胸部,第二不暴露肩部,說白了,就是不穿無袖裝,你穿一個無袖裝,當然男同誌一般沒機會穿無袖裝,穿無袖裝的主要是女同誌。時裝、社交裝、休閑裝可以穿無袖裝,工作裝不能穿無袖裝,因為無袖裝會暴露腋毛,搞不好還露出一圈內衣,顯得不夠正式。不暴露胸部、不暴露肩部、不暴露腰部、不暴露背部、不暴露腳趾、不暴露腳跟,此所謂正式場合六不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