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能力畢竟是有限的,總有求於人的時候;一個人的能力畢竟是有限的,總有需要拒絕別人的時候。社交中,困擾大多數人的常常就是不知道如何向別人求助,不知道如何拒絕別人。求助別人,總怕別人拒絕;拒絕別人,總怕別人傷心。看完這一章,在求助與拒絕別人方麵也許您就會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做法。
一、求助的語言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免不了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或困難。這些問題或困難,有的能自己解決,有的則不能。不能解決的就要求助於人,求助是人之常情。你有了困難求助於他,他有了難處求助於你,人與人之間就應該互相幫助,“人”字本身就是兩個人相互支撐的造型。
求助於人時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1.語氣要謙和
求人辦事要用商量的口吻,讓對方感覺到你尊重他,對方才會願意幫助你。比如問路,就應該說:“勞駕,向您打聽一下路。~‘打擾了,請問去新華書店怎麼走?”另外,還要區別不同年齡、性別和職業等,冠之以不同的尊稱。即使是對要好的朋友,也不能用命令的口氣,否則,人家就是幫了忙,心情也不痛快,下次可能就會避而遠之。如果向別人借東西,應把困難說清楚,客客氣氣地提出求借,若是口氣生硬,別人也可能會生硬地拒絕:
2.要能夠體諒別人
求人辦事不可能每次都能有求必應,由於主客觀的原因,有時別人難以滿足你的求助。遇到求人不成,要能夠體諒人家的難處,絕不能因為自己的願望沒有得到滿足就氣惱,甚至出言不遜,這是很傷感情的。求人不成,你不妨大度地說:“那就不為難您了,我再找別人試試看。”“沒事兒,我另想辦法。”這樣一來,對方反倒會不好意思,以後再求他,多半會熱情相助的。
3.求助於人不忘致謝
別人幫助你是盡分外的義務。事後應當感謝別人。哪怕簡單地說一聲“謝謝”,也使別人心裏舒坦,並且也體現了你自己的良好修養。求人幫忙多數是不付報酬的,讓別人做沒有酬勞的事,理當對別人表示誠懇的謝意。否則,人家就會覺得你是在利用人家,把別人當工具用。更不可過河拆橋、知恩不報。
4.恭維對方
在請求他人幫忙時,最好先稱讚對方一番,激發對方的榮譽感,這樣就容易得到你想要的答複。
例如,有個人請別人寫稿,他不論對方以什麼理由推辭,他都有一套獨特的說辭。若是對方回答:“我太忙了,沒有時間為你寫稿。”他便會說:“就是因為你這樣忙,我才找你的呀!”這樣乍聽之下,可能不容易明白,其實他是說:“你工作如此之忙,正是證明你有很高的才幹和能力。也正因為如此,才請你寫稿。”如此一來,對方聽了便會心花怒放,高興得不得了,就會爽快她回答:“好吧!”就這樣答應了他的要求。
這個人成功的關鍵就在於,他加強了對方的榮譽感,使對方的糖神為之一振,下麵的事情自然就好辦了。
5.注意方式
一般求人解決問題,最好是在別人精神愉快的空閑時間。當別人專心致誌幹某項工作或者情緒不好的時候,打擾別人是不妥當的,效果往往也不好。有的以個別交談為好,有的以上門拜訪為宜,有的則可以借助於書信。講話要用商量的口吻,不能硬要別人打“包票”。特別是自己過去曾幫助過的對方,更不能有意無意地給對方造成某種壓力。別人答應幫忙以後,適當的催問是可以的,但語氣要婉轉,催得過緊則是不好的。一般說來,別人既然答應幫忙,總會盡力去辦的。有時辦不成,要體諒別人的為難之處,催問得太緊,會使對方感到尷尬,弄不好反而會妨礙幫你辦事的積極性。
二、求借時的語言技巧
向別人借東西,這是每個人都可能碰到的事,但是,由於借東西時所用的語言不同,其結果必然大不相同,有的人可能空手而返,有的人卻能滿意而歸。
借東西應當注意哪些語言技巧呢?
1.不要用“肯不肯”發問
這樣做會使被借一方感到不快。因為,“肯不肯”包含兩重意思:肯與不肯。而後麵一層意思明顯地表明了你對別人的不信任,容易使人產生誤會。即使你借到了東西,主人未必心甘情願。
2.求借語言因人而異
求借時如是好友不妨隨便一些,知心朋友更應直截了當,以免讓對方感到“生分”;若是一般朋友,關係平常,不妨先試探一下,然後根據情況隨機應變。
比如借錢,老朋友之間可以這樣說:“這兩天手頭緊,借點錢用用!”若是一般朋友,你不妨這樣說:“唉,這幾天花錢真多,買這樣又買那樣,到月底還有十多天,這日子過得真緊!”若朋友能悟出你的意思,主動提出幫助你,那你再說借款數字;若對方也大談錢如何如何不夠用之類的話,請你免開尊口,因為,對方的意思很明顯:不想借或真的借不出。
3.用商量的語氣發問
若借物不成,務請道一聲:“沒關係。”許多人向人借東西時,一般能夠使用商量式的發問語,諸如“你的××東西,借用一下可以嗎?”之類,但如果被對方婉拒後,有些人往往“噢”的一聲拔腿就走。這一舉動常令對方感到不快,因為他會誤以為你借物不成頓生怨氣。所以,即使借物不成:也應道一聲“沒關係”,對方會因你的諒解而心生快慰。
4.告訴歸還時間
先告訴歸還時間,這樣,對方才會樂意借物予你,因為不願借物的人大都有這樣的想法:怕對方借而不能速還;怕對方借而有損。所以,向人借東西除了精心愛護他人物品外,還要盡可能早一些歸還。在借物時就告知對方歸還時間,這樣就會緩解借物時對方的心理負擔。因此,即使對方說:“唉,你說到哪裏去了!”你仍然別忘了說上一句:“×天後(或×小時後)一定還你!”當然,行動上也一定要守信用。
三、討債的語言技巧
“喂!把上回借的錢還我!”好凶的口氣!不知是借方有借無還,惹惱了債主,還是貸方無理取鬧,苦苦相逼?
有人說:“借錢容易還錢難”。這話頗有道理。
就借方來說,隻要在借錢時,苦苦相求做出一副惹人憐憫的表情,對方多半會伸手援助。要借到錢,不算太難。但到了還債的日期,往往是沒有錢還,隻得將日期一延再延。就貸方來說,當朋友有急用求助於你時,隻要力所能及,必能慷慨解囊。然而,一旦自己有急用想請對方償清所借財物時,往往不忍開口去催討。
由此可見,不隻向人借錢是個難題,就是討債也是一個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