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述職報告的寫作
述職報告是社會組織機關和部門的負責人向上級管理機關陳述自己某一階段工作情況,進行總的回顧,找出內在規律,以指導未來實踐的履行職務情況的口頭報告。作為綜合性較強的公文,述職報告屬於報告的一種,又與總結和講話稿相似。
(一)述職報告的特點
1.個人性
述職報告對自身所負責的組織或者部門在某一階段的工作進行全麵的回顧,按照法規在一定時間(立法會議或者上級開會期間和工作任期之後)進行,要從工作實踐中去總結成績和經驗,找出不足與教訓,從而對過去的工作做出正確的結論。與一般報告不一樣的是,述職報告特別強調個人性,個人對工作負有職責,自己親身經曆或者督查的材料必須真實。
2.規律性
述職報告要寫事實,但不是把已經發生過的事實簡單地羅列在一起。它必須對搜集來的事實、數據、材料等進行認真的歸類、整理、分析、研究。通過這一過程,從中找出某種帶有普遍性的規律,得出公正的評價議論,即主題和層義以及眾多小觀點(包括了經驗和規律的思想認識)。
述職報告是否具有理論性、規律性是衡量一篇述職報告好壞的重要標誌。述職報告的目的在於總結經驗教訓,使未來的工作能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有所進步,有所提高,因此,述職報告對以後的工作具有很強的借鑒作用。
3.通俗性
麵對會議聽眾,要盡可能讓個性不同、情況各異的與會代表全部聽懂,這就決定了講話稿必須具有通俗性。對於與會者來說,內容應當是通俗易懂的。即使是專業性、學術性很強的內容,也要盡可能明晰準確,以與會者理解為標準。形式更是通俗的,結構是格式化的,語言則是口語化的。不同於一般的科學文章,更不同於一般的公文,最明顯的一點是語言的口語化。
(二)述職報告的主題
述職報告一定要明確樹立一個鮮明的主題,主題要概括全文內容,即對社會組織公務情況的深刻認識及辦事意向。如工作的主張、目標,在報告中就是“主題”。確定主題,這是寫作首要而且最為重要的工作。要總結出一個集中議論的句子即主題句——口號、標語、廣告語,深入人心,作為標題並貫穿全文、反複突出,還要符合記憶規律(7個字左右),最好讓聽眾口耳相傳。
1.主題的本質
抽象性——觀念認識,不是感受,是抽象的成果。清清楚楚,是邏輯判斷。正確的主題認識應是從它的本質屬性出發的。主題的本質屬性是抽象性,也就是說,它是對於事物的一個中心認識判斷。
主題的抽象性更表現在它的具體表達形式是一個邏輯判斷句。正如古人所說,要“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擴之則為千萬言,約之則為一言”。正確的主題寫法是一個有主語(可以省略)、謂語和賓語(也可以單獨省略)的判斷句。如文藝性通訊《誰是最可愛的人》的主題就是一句話“誌願軍是最可愛的人”。
2.主題句的層次
正如靈魂的高低決定著人的水平,主題句的高低也決定著全文的水平,也就是說,主題句具有層次性。
①客觀特色層次。主題句最基本的層次應該是客觀層次,即主題句準確反映了演講稿中心內容的本質真實和客觀特色。如:“建設經濟效益高的……”
②時代特色層次。時代特色中最突出的是科學技術。這種主題句是具有科學技術新穎性和先進性的認識。如:“建設信息時代的……”
③文化色彩層次。這就要求作者的思想文化修養的提高。如:“建設小康(大同)的……”
④哲理意味層次。哲理簡單地說,就是具有普遍性和永久性的理趣。如:“建設世界性的、永久性的……”
⑤審美生命層次。黑格爾認為美學是哲學的高度發展,而哲學又是人類所有認識的精華。所謂美,其實就是促發人們積極意義的高級生命及其自由創造的本質。據此來說,主題句最高的層次應該是審美的生命認識。如:“建設全新的自由人聯合體(馬克思語)的……”
3.主題句的表達
當然,主題存在著具體的複雜情況,特別是因文體而異,但是都應用一句話來準確表達。在教學文體議論文、說明文和記敘文以及應用文中,主題不論是稱為中心論點、中心思想還是稱為主旨,都應是一句簡單的話。主題句的位置:
標題。較多主題句,或者正題是主題,而副題則是“在某會議上的報告”。
開頭。一般要在段尾寫出主題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