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宣宗朱瞻基去世,兩宮太後與太皇太後鬥法時代

賢妃吳嫿和明宣宗朱瞻基冰釋前嫌,重新又回到了過去的甜蜜日子。Ww WCOM

但是沉浸在幸福中的二人誰也不知道,這是此生老給他們的最後的甜蜜了。

二十多後,宣宗朱瞻基突然病重,一向豁達樂觀的朱瞻基忽然覺得自己時日無多了,請求自己的母後張太後,派人將吳嫿母子召進宮。

朱瞻基臨死前向張太後出吳嫿的探子秘密,吳嫿當年是因為接受了永樂帝朱棣和當時還是皇太孫的朱瞻基的秘密命令而奉命去漢王府做了8年的間諜。

為了皇家的顏麵,當了皇帝的朱瞻基一直對吳嫿的這個身份秘而不宣,對外隻承認吳嫿的公開身份——漢王府丫鬟。

從而使美麗而又心機的皇後孫靈微利用這個軟肋,去挑撥張太後,讓張太後一直不承認吳嫿的身份,讓吳嫿即使生下皇子,獲得賢妃的封號,也隻能屈辱的在宮外虛度了4年的孤苦時光。

明宣宗托付自己的母後張太後,將來要善待吳賢妃和他們的孩子朱祁鈺,張太後鄭重的答應。

托孤之後,朱瞻基召來嫿兒,他不僅是要把最後的時光和她一起度過,他們之間還有更多的秘密需要講開。

要不然這一生都不會有機會了。因為縱然有再多的深情,死人卻是無法開口講話的。

吳嫿一見到病床上形容枯槁的朱瞻基,心如刀絞。朱瞻基卻很豁達。

他微笑著告訴吳嫿,朕這一輩子,想要的什麼都已經實現了,隻可惜不假年,壽字上差一撇。今後就讓漢王來繼續守護我的嫿兒吧。

吳嫿大吃一驚。

漢王不是已經連同漢王妃還有他的九個孩子,都已經被明宣宗朱瞻基處以用大銅釭蒸死的極刑了麼?

朱瞻基卻神秘一笑,不緊不慢的告訴她,告訴他漢王還沒有死。

他自私的留下她,霸占了漢王對她的愛情。

三年前朱瞻基去監獄探望漢王,他故意刺激漢王,隻是因為他想要找理由至漢王於死地。

朱瞻基告訴漢王,當年攻打樂安的時候,他利用了漢王對吳嫿的感情,迫使漢王出城投降。朱瞻基洋洋得意的告訴漢王,其實漢王深愛的吳嫿,一直是他安插在他身邊的細作。

漢王得知吳嫿竟然是出賣他的人,同時又知道吳嫿已經生了朱瞻基的孩子,成為賢妃,心裏難受,一心求死,盛怒之下,漢王絆倒朱瞻基了朱瞻基。朱瞻基惱羞成怒,下令蒸了漢王。

但是行刑的最後一刻朱瞻基忽然良心現,覺得自己不應該這樣對待一個人的深情,何況這個人還是自己愧對的皇叔,所以將計就計,找到一直喜歡漢王的紫嫣,讓紫嫣用計假裝從皇帝手下秘密救了他。

漢王不知道朱瞻基苦心,隻以為是自己僥幸逃脫,所以分外心,為了報仇,答應,紫嫣今後一定保全自己,隱姓埋名。

朱瞻基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因為這樣,才不會有人知道漢王還在世。這樣他既維護了皇家顏麵,又不至於太愧對自己的良心。

吳嫿恍然大悟,朱瞻基深情的告訴她,他這一輩子最愛的人呢,其實一直是嫿兒。

曾經,在整個青年時代,他一直在為美麗聰明的孫靈微而神魂顛倒,並且不惜冒下之大不韙為孫靈微廢掉原配胡皇後,而把孫靈微送上皇後寶座。

他以為那是實現對孤女孫靈微的童年承諾,最後他才明白,他對孫靈微從來不是愛,隻是一個男人對於政治抱負的實現。隻是證明一個皇帝的對於權力的任性。

朱瞻基鄭重的謝謝吳嫿這麼久以來的等待和付出。

他早就已經知道吳嫿當年是用善意的謊言騙了他,當時宮內都傳的沸沸揚揚的孫皇後的借腹養子計劃,唯一知道內情的隻有吳嫿。

可是當朱瞻基向吳嫿求證的時候,吳嫿深知朱瞻基當時的難堪處境,沒有揭穿孫靈微的陰謀。

朱瞻基無奈的告訴吳嫿,皇太子朱祁鎮雖然是借腹養子得來,但也是朕的長子,還是把江山給他吧。

臨終前,朱瞻基再次吟誦了宋玉的《神女賦》“既姽嫿於幽靜兮,又婆娑乎人間”。意思是要吳嫿兒既向往幽靜的生活狀態,又要對這明宮的一切有所關注。

吳嫿兒惶恐,自己力量微薄,此時雖入皇家,但根基尚淺,寄人籬下,恐有負皇帝所托,朱瞻基笑而不語,似乎早已知曉未來,吳嫿兒來不及探得答案,皇帝已撒手人寰。閉眼的最後一刻,吳嫿答應一定盡力完成朱瞻基心中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