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有的放矢—準確擇業策略(2)(2 / 3)

2電子信息科技類職業

電子信息產業是一項新興的高科技產業,無論從世界範圍還是從中國來看,都具有巨大的潛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隨著工業經濟向知識經濟的轉化,電子信息業必將成為世界第一大產業。我國已將電子信息產業列為國家支柱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而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大量的知識密集型專業人才和管理人才。目前,世界各國都在加緊研究,產品升級、更新換代越來越快,網絡通信、網絡保密研究、可視電話、圖像傳輸、軟件開發、軍事通訊等領域,都大有作為。而且當今電子信息產業日益滲透到其他領域,交叉結果,使對電子信息科技人才的需求麵大大拓寬。從1989年以來,電子工業部所屬院校畢業生就業形勢一直看好,1998年,電子科技大學畢業生有1500人,在該校舉辦的人才會上一次就簽約1100多人,1999年3月,這類畢業生簽約率在95%以上。並且他們選擇的餘地較大,研究生更是供不應求。

3農科類職業

農業產業化的形成和發展,是我國農業向現代化發展的一個標誌,也是21世紀農業發展的方向。科教興農、提高農業科技含量,給農科類畢業生提供了大顯身手的廣闊舞台。相當一部分的農科類畢業生將充實到鄉鎮、農場的作物栽培、菜籃子工程、家禽水產養殖、農業機械行業或農科研究機構中去。他們將憑借自身掌握現代技術和經營管理的優勢,大膽從事各類集體或個體承包活動,從而逐步發展成為中國新型的“農場主”“牧場主”“水產大王”。

4房地產開發職業

房地產業在很多國家或地區曆來被視為國民經濟的主要產業,也是國民經濟支柱產業之一,在中國,房地產業是市場經濟中誕生出來的“新秀”。

1992年以來的房地產熱,使許多人一夜暴富。隨著中國住房製度的改革,中國的居民住房將越來越商品化。房地產業的振興,無疑給眾多從事與房地產業有關的人提供了很好的機遇。為在龐大的市場中搶得一塊大蛋糕,成千上萬的開發商紛紛將目光轉向了人才。人才有優勢,公司便有活力,屢屢應驗的新法誘發了開發商們遠勝以前的尋獵熱情。在北京城建集團有限公司,大專以上房地產專門人才已達項目經理部的4/5強;華遠房地產集團公司,眼下已搜羅150餘名專業人才,其尋獵行為至今仍未鳴金,公司仍將以穩步增長的比例接納新人。估計今後幾年,房地產人才將有望尋得更多的發展機遇。來自北京的消息證實這種預測並非空穴來風,今年房地產相關專業畢業生的分配形勢令人鼓舞,碩士生、博士生尤為搶手。如人民大學,房地產專業的近50名學生,就有一半留在了北京。

5律師

美國偉大的總統林肯曾這樣說過:“美國可以沒有總統,但卻不能沒有律師。”由此可見,律師在美國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在西方國家,律師職業既是邁入上流社會的階梯,也是升官發財的途徑。這些國家的律師,其作用可以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麵,大至國家方針政策的製定,小至日常生活的瑣碎雜事。甚至在美國與伊拉克的海灣戰爭中,律師都直接到前線辦理法律事務。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和他的夫人希拉裏都出身於律師。在美國,對律師的崇拜,像對億萬富翁的渴望,是典型的“美國夢”。在中國,律師雖沒到如此不可或缺的地步,但隨著法製經濟時代的到來,律師的作用也就日益重要了。

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早在改革開放之初就看到中國律師將在經濟生活中發揮重大作用,他明確指出:中國需要大量高素質的律師,50萬也不嫌多。而江澤民總書記提出到2010年實現“中國應有30萬律師”的目標。在英、美國家,人們之所以崇拜和追求律師職業,一方麵是因為它是進入政界的跳板,另一方麵也是由於它豐厚的收入。中國的律師的收入,雖然目前還遠遠比不上英美等國的律師收入水平,但在國內他們確實屬於“先富起來”的人。一個從哈佛大學畢業回國的律師,每年至少能賺到100萬元左右。北京的200多家律師事務所中,律師年收入在10萬元左右的占90%以上。21世紀,律師將成為一個炙手可熱的職業。“懂法律、懂經濟、懂外語”是21世紀選擇律師的一個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