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有的放矢—準確擇業策略(5)(2 / 3)

(7)學會運用求職技巧

求職是一門藝術,要講究一定的技巧。在就業走向市場化的情況下,畢業生就業大多要通過市場化的供需洽談的方式進行。無論是在就業市場或別的地方,良好的技巧會不失時機地為畢業生求職擇業打開成功之門,本書以下章節將詳細介紹各種求職技巧,可供參考。

二 自我評價

據說,在雅典達爾菲阿波羅神廟門廊的一塊石板上刻著這樣一行字:“認識你自己。”此言平實而充滿哲理,耐人尋味。

也許有人會說,難道連自己都不能認識嗎?其實不盡然,要認識自己,談何容易?正如著名科學家嚴濟慈先生所說:“認識自然,認識社會都不容易,但最困難的是認識人類本身,尤其是認識自己。”可見認識自己,既是何等困難又是何等重要。現實生活中妄自尊大和妄自菲薄,自我膨脹和自輕自賤者都大有人在,這些實際上都是不能正確認識自我的表現。

大學生在畢業求職之前最好捫心自問:我的人生需求是什麼?什麼對我來說至關重要?如何才能使我快樂?有的人以不斷創造、無私奉獻為人生最大追求;有的人以拚命獲取錢財、求得物質生活享受為人生最大快樂;有的人則以清心寡欲、自由自在為人生最大幸福;有的人想轟轟烈烈地過一生;有的人覺得平平淡淡才是真……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人生態度之下和對問題的不同回答,事實上反映了他們不同的思想境界,從而形成了不同的人生之路。

大學畢業生要想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尋覓自己的最佳坐標,就應該準確認識自我,把握自我,這樣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謀取到最適合自己發展的職業,從而獲取大展鴻圖的通行證。

那麼如何正確認識自我呢?

科學研究表明:每個人在其成長與發展方麵都存在著差異,具有不同於別人的個性特點,這些特點主要包括興趣、氣質、能力、性格等人的個性的各個側麵。求職者要選擇合適的職業和崗位,首先應當了解自身的這些特點,然後在此基礎上,清楚各類職業的特點和要求,從而作出職業決策。

興趣是擇業的動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的這句至理名言,無論是對於學習、工作,還是對於擇業來說,都很有道理。走自己的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職業,是當今社會最具有典型性的擇業觀念。興趣影響著我們的擇業,影響著我們的前途,甚至影響著我們整個人生。

一個人對某項工作感興趣時,即便工作本身可能是枯燥無味的,他也會感到興致勃勃,興趣盎然。愛因斯坦幾乎每天都在實驗室裏辛苦工作十幾個小時,在那裏吃飯、睡覺,但他卻說“我一生從未間斷過工作”,“我每天其樂無窮”。興趣可以通過工作動機促進一個人能力的發揮,興趣和能力的合理結合會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曾有人對此進行過研究: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的職業感興趣,則能發揮他的全部才能的80%~90%,並且長時間保持高效率而不感到疲勞。如果對所從事的工作沒有興趣,那人隻能發揮其全部才能的20%~30%,且容易疲倦。因而,求職者在擇業之前,一定要找準自身的位置,確定自己的興趣類型,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從而在人生的戰場上充分地表現自己。

下麵是各種興趣類型的特點以及與之相適應的職業,請你對號入座。

類型1——喜歡與工具打交道。

這類人喜歡從事使用工具、器具進行勞動的活動,而不喜歡從事與人或動物打交道的職業。相應的職業如修理工、木匠、建築工、裁縫等。

類型2——喜歡與人接觸。

這類人喜歡與他人接觸的工作,他們喜歡銷售、采訪、傳遞信息一類的活動。相應的職業如記者、營業員、郵遞員、推銷員等。

類型3——喜歡從事文字符號類工作。

這類人喜歡與文學、數學、表格等打交道的工作。相應的職業如會計、出納、校對員、打字員、檔案管理員、圖書管理員等。

類型4——喜歡地理地質類職業。

這類人喜歡在野外工作,如地理考察、地質勘探等活動。相應的職業如勘探員、鑽井工、地質勘探人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