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7章 苦難是一筆意外之財(2 / 2)

如果你將過去的苦難看成是人生的損失,而不是將它當作一筆寶貴的財富的話,你就肯定無法從中吸取有益的養分和力量,你的寶貴資本就被你白白浪費掉了。

如果你想快樂一生,就必須改變對苦難的消極態度。馬斯洛曾說:心若改變,你的態度跟著改變;態度改變,你的習慣跟著改變;習慣改變,你的性格跟著改變;性格改變,你的人生跟著改變。

當然,經曆一帆風順的人也沒有必要非得去自找苦吃。但是,別人的經驗可以借鑒,別人的苦難你也可以用心去體會,你一定從中學到不少東西。

兩位母親的談話,令我深有所感。

一位說:“我現在有能力給孩子們最好的,就絕不虧待他們,這是兒女運氣好,生在我家。”

另一位不以為然:“從小養尊處優,錦衣玉食,如果長大了沒有本領給自己最好的生活,怎麼適應?”

“那就養他一輩子又有何妨?再說,父母的一切,到頭來還不就是兒女的?”

“至少得告訴他們,身在福中更要知道珍惜呀!”

她們的話使我想到被縱溺的孩子,會影響未來人格健全發展,就算養他一生,也是害他一世。靠父親餘蔭的紈絝子弟,養成了虛驕浮華的習氣,不知如何奮鬥求生存,倒常聽到揮霍殆盡後,步上絕路。

讀報見一則寰宇趣聞:“豪門新家教:銜著金湯匙出生,不準用金湯匙吃飯。”

現代部分富豪家長已覺醒,試圖給跟著保姆長大的孩子們渴望的愛,在成長中讓他了解凡事並非唾手可得,生活舒適,但不過分奢華,正常的家庭教育,是不會把孩子寵壞的。

那麼,是否在貧困中長大的孩子就會更有出息?

聽來一件人人傳誦的佳話,父親是一幢大樓中二十年如一日勤奮的清潔工人,兒子從小幫忙做工,長大後獲得高學位,畢業後被公司重用,幾年後升為總公司副主管,就在大樓中上班。老爸以兒子為榮,欣喜他一步一步踏上人生階梯,自己以做工為樂,絕不輕言退休。

父親的自豪,給了兒子榮譽感,也許少年時曾羨慕同學的父親是高官富商,如今了解了人生永遠的順境在於自助。

一位大企業家一再強調,吃必要的苦,耐必要的苦,是他成功的秘訣。他說:“沒吃過苦,就會怕吃苦,不但難以養成積極進取的精神,反而想逃避,日久會變得好逸惡勞,很難獲得成就。”

前麵那位母親,應該了解在富裕環境中,仍要激勵一個年輕人學習奮鬥的精神,才是身在福中最大的福分。

在人生的旅途中,任何人都要經曆痛苦的折磨。可以說,痛苦是生命的鹽,沒有它,人生就會淡而無味。記得尼采說過:一切痛苦之中都孕育著快樂。的確,在痛苦之中尋找快樂,才能找到真正的快樂。

痛苦的本質是能量,你遭遇痛苦就是獲得力量。痛苦哲學是強者的學問,你如是弱者,痛苦就是折磨。痛苦——錘煉鋼鐵的砧子。磨難就是磨礪,就是淬火。好鋼隻有經過淬火才能堅韌,隻有經過磨礪才會鋒利。惟有痛苦能讓人生充滿激情,它催人奮進,激起人們自強自立的力量。古人為我們留下了“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警句;革命先驅孫中山更是發出過“愈挫愈奮”的錚錚誓言。

貝多芬兩耳失聰卻“扼住了命運的咽喉”,完成了舉世聞明的《第九交響曲》;癱瘓在床的奧斯特洛夫斯基忍受著痛苦的煎熬,憑著鋼鐵般的意誌為他的著作《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寫下了最完美的答案;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誌正是經受了十年的“文革”打擊迫害痛苦的洗禮,而創立出當代的馬克思主義——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一代偉人和精深的理論載入了中華民族的史冊。所有這些,就是對“艱苦磨難,方現出英雄本色”的最好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