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後,男孩回到村中。原來當年男孩逃走之後,有幸被仙人收入門下,十年來刻苦修煉,終於有所成就,乃回到村中意欲斬妖除魔、報仇雪恨。
回到村中發現母親早早亡故,本已冷冽的心更加無牽無掛。幾番爭鬥,河神不敵男孩,被男孩打回原形,乃是一隻河蚌成精。
男孩搗毀河神廟,正欲斬殺河蚌精之時,村民出現,集體為河蚌求饒。男孩想起往事,若非這河蚌,母子二人豈能陰陽兩隔,更可恨是這村民,愚昧無知,貪戀富貴,甘受妖物迷惑,丟子棄女,遂含恨出手斬殺河蚌精。
眼見河蚌被斬殺,又有村民指責少年不顧村民死活,不念往日恩情,如今河蚌被少年殺死,倘若洪災再來,如何是好?
村中老人自恃輩分,對少年愈加斥責,要求少年必須要保證消除村子洪災之苦,否則要從村中祠堂移除少年父母靈位雲雲。
少年想起母子二人被逼迫往事,而今村民為一己之私,毫無悔過之意,依然咄咄逼人,尤為可恨,少年憤而出手,村民死傷大片。
修士含怒出手,村民隻有四散逃命的份,哀求不已,陣陣祈求之聲恰為禦劍飛行的木生聽得,仔細詢問一番之後,乃知其內中詳情。
木生勸阻男孩,男孩不聽,與木生一番爭鬥,敗在木生手下。木生與男孩展開了一番對話:
“為何不放過這些村民?”
“他們當年可曾放過我?”
“畢竟往事已經過去,你既已斬殺河蚌精,何不放下這段恩怨,一心向道?”
“我等身為修士,快意恩仇,有何不好!”
“修士沉溺紅塵恩怨,豈非本末倒置?”
“若無紅塵恩怨,豈有我今日修道成就!”
木生聽過少年人答話,一時無語。遂放少年在一邊,獨自施法更改山川河道走勢,盡力消除洪災之害。這時少年人忽然問道:“為何不殺我?”
“為何要殺你?”
“成王敗寇,自然命在你手。天下仙宗弟子不都是視我這種屠戮凡人百姓的修士為魔頭嗎?”
“我有自己的判斷,僅此一事雖無法斷定你的本性,但此事村民亦有不妥之處。”
“不妥之處?看來你是準備就此不提了。哈哈哈,你救得了性命,可救得了貪欲?你救不了!這等貪欲熏心之人,早晚還要惹出禍患!何不斬殺,一了百了,再無後患!”
木生看著遠處期期艾艾,不敢正視自己的村民,歎了一口氣,“希望他們能夠吸取教訓!你走吧!”
言罷,木生轉身便欲離去,正在此時,忽然一道劍光襲來,正是那少年強撐起法力偷襲木生。木生心生感應,罡氣自動護體,背手一揮擊潰劍光,法力去勢不減,瞬間重傷少年,“我已經放過你,為何殺我?”
“修士重修為,動輒論生死;凡人重金錢,糾纏多煩惱。我欲快意恩仇,你阻擋;我欲消除禍患,你阻攔。修道之人,世俗蒼生就這麼重要嗎?如此羈絆,如何能夠成就大道真仙?既如此,還不如死了算了!”
“你偏激了,沒有萬物蒼生,何來我等修士?紅塵恩怨總會過去,我輩修仙乃是求得長生逍遙,以為爭強好勝反而落入下乘!”
“聽你這話,乃是一心向道,兼濟天下了?您能這樣說,乃是今日我修為不如你。若今日你我易地而處,你又當如何?還能如此把蒼生放的這樣重嗎?如若有一天,天下蒼生與大道真仙,你隻能取其一,你又當如何?修道修道,你又知為何修道?如何修道?”
如何選擇?為何修道?如何修道?少年的話在木生腦海、耳邊不斷回蕩,衝擊的木生心神一陣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