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圓銳之操篇(3)(2 / 3)

“盜雖小人,智過君子。”雖然有些尖刻,卻道出了部分真理:盜賊善於利用有些人自私自利又好奇的心理。“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傳統的私有觀念和自私心理,往往為盜賊所利用,成為他們作奸犯科的保護傘。那書生正是在幸災樂禍心理的驅使下,仔細觀察作案,卻被盜賊轉移注意力,結果熱鬧沒有看成,自己反而大受其騙,落得“其室空空如也”,好不悲傷的下場。

巫祝毒殺不信徒

江東某一村莊中,有座神廟。巫祝依托神靈來興妖作怪,鄉裏的百姓都很相信,共同修建了神廟,神廟也因而漸漸興盛起來。

有一個品行惡劣的青年不信這一套。一天夜裏,他喝醉了酒,闖進神廟內,肆口大罵、汙辱神。巫祝驚嚇異常,他們趕忙聚在一起想對策:“我們為這個神廟,破費不少,一旦被這小於敗壞,遠近傳聞,我們的事情就完了。”等到夜深,他們一起來到那青年那兒,把實情告訴他:“我們的事情,你當然知道。如果你肯幫忙,使我們的事得以成功,我們當用十萬錢酬謝你。”青年半醒之中欣喜萬分,忙問他們如何做法,他們教道:“你天亮時,到廟裏去,像你剛才一樣辱罵神靈。凡是廟裏所有的酒菜,全都吃光。過一會兒就佯裝受到枷鎖之類刑罰,並做出祈求哀憐的情狀,這樣就印證了我們的事情。”青年答應照辦,並接受了預給的錢。第二天,他來到神廟的殿堂之中,袒露上衣,叫囂呼喊,全力毀謗。廟周圍的百姓非常吃驚,圍觀的人越來越多。青年看到神像前正供奉著祭品,就舉起祭祀用的酒,全部喝光,連豐盛的茶飯也一點不剩。隨後,他俯首彎腰,像被捆綁一樣,磕頭認罪,請求神靈原諒。忽然,他口吐黑血,仆倒在地,立即就死了。鄉裏人更覺得神驗,並把此事宣揚出去。鄰縣祈禱神靈消災除害的人紛紛而來,神廟中供奉的祖先像也繪製修繕得極其精致,莊嚴,巫祝從中獲得的錢財更是不計其數。過了幾個月,巫的同黨因錢財分配不均,到郡府反告:是巫將毒藥放置在酒中毒殺了那青年。捕捉、懲治巫祝之後,神靈的應驗從此停息。

巫祝為懲治膽大妄為的不信神靈的人,挽住神廟的虛假麵子,誘青年以錢財,從中毒害青年,消除隱患。並且,化不利為有利,在眾目睽睽的陰謀計劃中,讓青年的“應驗”進一步光大神廟的名聲。以此可見巫祝一箭雙雕的高明、陰險之處。

欲奪財嫁禍於人

文科出身世族,但生性奸詐。有一次,他將自己的一所房於賣給一個安徽人,買主買來後進行了翻修改建。不久,文科非要按原價贖回這所房子,買主沒有答應,於是文科又想了一條毒計。

他先派他的奴仆夫婦倆人前往安徽人家中當仆人,安徽人家也沒有懷疑就雇用了。一段時間後,這對仆人偷偷逃回文科家,文科馬上就派家裏的另幾個奴仆到那安徽人家中說,文科家的奴仆某某,某某逃到你們家,現在哪裏?安徽人家回答說,他們投靠確有其事,但當初並不知是文科家的,而且昨天已逃走。

幾個奴仆強行搜查。那家人自信自己沒有作鬼,也就讓他們搜查。沒想到幾個奴仆竟在酒房的地下挖出一條死人腿。文科及時趕到,神氣十足地說:“你家謀殺了我家的人,我要去打官司!”安徽人頓時有些驚慌。文科乘機說:“隻要你把房契交還我,我能替你家了結此事。”安徽人沒有辦法,隻得按約定的日期搬走了。酒房中那條死人腿原來是先前投靠那家的兩個奴仆受文科的唆使埋下的。

奸詐貪財之徒,總是不遺餘力地使出陰謀詭計以詐取錢財。若是明拿不成,就暗中施毒,然後網開一麵。脅迫就範。為人處世,雖害人之心不可有,但若毫無防人之心,就難免中奸人之計,受騙上當。

偷梁換柱詐元寶

有一次,文科替別人居中調停公家的事務。那人約文科到辦公事的所在地去封存財物。正在商量封存的次序時,有一個瘸腿的乞丐,右手拉著拐杖,左手提著竹籃,籃裏還放著一件破爛的衣服,一步一步地挪過來討賞。文科拿起一點零碎銀子給他,乞丐嫌少。文科裝作沒好氣的樣子,拿起一錠元寶扔進他的籃子裏,罵道:“不識抬舉,敢要這個嗎?”乞丐嚇得發抖說:“財主老爺,您不添就算了嘛!何必發怒?”乞丐雙手把元寶捧在幾案上才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