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於承擔責任的人,人們都願意與之交往,因為他們有擔當,可靠,值得信任:家人有所依靠,領導有所依賴。承擔責任是一項重要的道德品質,古往今來,有無數的人讚揚它,無數人踐行它,然而卻很少有人去想一想,我們為什麼要承擔責任?承擔責任的目的是什麼?它又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其實,這個問題一點也不難,承擔責任,當然是為了彌補我們所造成的損失!毫無疑問,人們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可是,我們為什麼要造成損失呢?假如我們能把工作做得盡善盡美,不就沒有任何損失嗎?
我們在書中講過,楚漢相爭,勇不可當的西楚霸王項羽被劉邦打敗了,所帶領的八千子弟兵也被消滅殆盡。項羽帶著幾個親信逃到了烏江邊,他本可以過江自保,然而他沒有,他選擇了自殺,以自己的生命對楚漢戰爭的失敗承擔了責任,所以,劉邦子孫治下的司馬遷把他看做失敗的英雄,專門用記載帝王的“本紀”來記載他的事跡。千百年來,許多人謳歌項羽,稱讚他“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是的,項羽是一個有擔當的人,一個有責任心的人,而且勇於承擔責任,這也是江東子弟心甘情願跟項羽並肩作戰的原因。可是我們想一下,如果他在與劉邦作戰時,采用正確的方法,不犯下那麼多的錯誤,他又何至於落到如此下場?
曆史的威力在於它的不可更改,我們總對逝去的事情無能為力。可是,我們並非無所作為: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曆史是一麵鏡子,前人的成敗足可借鑒:人不能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兩次。隻要我們吸取他們的教訓,我們就能避免失誤,更多、更好、更快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