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斷敵糧道(1 / 2)

其實老劉這次堅持要去雁門還有一個他沒有對別人說出來的原因,上次關羽和徐晃在並州尋訪高順的時候,向老劉稟報說在雁門郡有一個綽號飛將的呂布,武功高強但軍職不高,還隻是個軍侯,所以老劉現在便是要去會會呂布,看看這號稱三國第一猛將的呂奉先與現在的自己比起來究竟孰高孰低,要是有可能的話,還可以把他收歸帳下,那自己軍中可就真稱得上是猛將如雲了。

薊縣與並州的雁門郡基本處在東西走向的一條稍稍偏向南方的直線上,因此老劉帶著輕騎兵從薊縣出後,經過一天的長途跋涉,當晚便到達了代郡的平舒縣,這裏已經離幽州與並州的分界線不遠了,而並州那邊便是雁門郡的屬地。

輕騎兵當晚便在平舒紮下營寨,老劉在自己帳中和戲誌才、關羽、太史慈四人吃過晚飯之後,便把地圖鋪開在幾人的麵前,商議大軍下一步的行動方案。

眼下並州的雁門郡已經有幾個縣城落入了鮮卑人之手,而明天漢軍進入雁門地界之後,前邊的第一個城池便是據陽縣,按照並州信使所說,這裏已經被鮮卑大軍攻占了,估計城中也會有鮮卑士兵駐守,因此漢軍是先攻下據陽縣城,還是繞過沮陽前往汪陶,而到了汪陶也是一樣,這裏也已經被鮮卑人占領了,可這兩個縣城又是老劉他們前往雁門郡治所陰館的必經之路,所以是攻下來還是繞過去直接前往陰館令老劉大感頭疼,隻能讓戲誌才來為自己參謀一下。

戲誌才指著地圖對老劉道:“主公請看,明天我們要走的,便是鮮卑大軍進入並州後所走的路線,因此他們的糧道也便是從據陽到汪陶再到陰館一線,我們既然要斷他們的糧道,那就必然要奪取其中至少一座城池才行,據陽城離鮮卑之地很近,因此這裏的防備肯定要比深入並州的汪陶鬆一些,守城的士兵也不會太多,所以我覺得我們明天下午到達據陽之後,便可派上百士兵裝扮成百姓混入城中,而大軍則在城外埋伏,等到了晚上,混入城中的士兵奪下城門,放下吊橋,我們城外埋伏的大軍便可趁機衝入城中,隻要進了城,城裏的那點士兵根本不是我們的對手,而奪下據陽縣城,隻是我們的第一步,接下來我們便可以留下一部分士兵駐守據陽縣城,然後再利用抓到的鮮卑士兵前往汪陶,用計賺開汪陶城門,把汪陶縣城也奪下來,最後便是我們在汪陶與陰館之間選一處險要的地方設下埋伏,等那邊的鮮卑士兵前來救援時,我們便可趁機消滅他們,而從鮮卑境內運送過來的糧草,也必然要經過據陽城,我們還可趁機奪下他們的糧草,如此一來,用不了幾天,陰館那邊的鮮卑大軍沒有了糧草,肯定會不斷派人回來催運糧草,我們便可將這些小股部隊全部消滅,要是他們派出上萬的騎兵前來,我們用連弩擺下主公所創的立體進攻方法,也照樣可以吃掉他們,主公和二位將軍以為如何?”

關羽道:“軍師果然高明,我們便在這據陽城中以逸待勞,不管是從哪個方向來的鮮卑部隊,也不管是來催糧的還是送糧的,我們都一概將其除掉,積少成多,時間一長便可令鮮卑士兵損失不小,軍師之計實在是高明。”

戲誌才微微一笑,看著老劉,似是在等著老劉的決定。

老劉想了想依照眼下的局勢來看,這無疑是個比較穩妥的方法,畢竟進攻並州的有八萬之眾的鮮卑大軍,雖然他們會在已經占據的幾個縣城中留下一些士兵守城,但估計眼下在陰館城外的鮮卑士兵也不會少於七萬,所以用一萬人去與他們硬碰硬的交戰,無異於自取滅亡,於是老劉同意了戲誌才的方法,然後幾人又把明天下午奪取據陽縣城的細節商量了一下,讓關羽負責具體執行,從輕騎兵中挑選一百名武功高強、人又機靈的士兵,來擔當混進城中奪取城門的重任,把各個環節都想到並落實了之後,眾人便都返回自己的營帳休息,養足精神,明天還要繼續趕路。

第二天上午天空中飄起了小雨,但老劉等人並不能因為下雨便

不再前進,大軍便冒著蒙蒙細雨繼續向雁門郡進,雖然道路有些濕滑,影響了輕騎兵前進的度,但到了傍晚之時,大軍還是趕到了據陽城外。

輕騎兵的一名團長帶著一百人人化裝成普通百姓,分別從據陽的四門混入城中,他們有的裝成農民,有的裝成鐵匠、工匠,還有的裝成商人,用馬車拉著一些貨物進城,雖然被守門的鮮卑士兵盤剝了一番,但是在給了那些鮮卑士兵一些好處之後,這一百人都順利的混進了城中,然後按照他們之前的約定,都到據陽城西門附近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