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崔勝男的主意,樸宗萬大喜過望,於是便派崔勝男親自帶領一萬士兵前往鬆炭,帶上各種引火之物,前去伏擊漢軍。
崔勝男得令,於是帶著一萬名原來的老兵離開了鳥山,迅速趕往鬆炭,十幾裏的距離對於這些習慣了用雙腿奔跑的馬韓士兵來說,倒也不算什麼,所以他們很快便趕到了鬆炭的那片密林之中。
崔勝男指揮士兵分別埋伏在樹林的四周,同時在林中放置了很多的幹草、枯樹枝等易燃之物,加上現在時值春末,今年也沒下過大雨,所以林中的樹木都很幹燥,再加上從這裏的地名就可以看出來,這片樹林主要是易燃的鬆樹,所以崔勝男也是躊躇滿誌,準備在這裏大勝漢軍,從而令馬韓各部的首領對自己刮目相看。
周泰蔣欽帶著的一萬多名水軍士兵中,除了一千二百名騎兵外,其餘的都是步兵,而馬韓的國土上基本沒有什麼寬敞的大道,都是些路麵很窄、路麵上還坑窪不平的小路,大軍行走在上邊非常緩慢,所以從他們登陸之後到今天已經是第五天了,隊伍才向北前進了三百多裏,好在一路上除了一些普通百姓,他們基本沒遇到什麼馬韓軍隊,而那些馬韓百姓看到他們並沒有燒殺搶掠,因此最初還有些人起來抵抗漢軍,到了最後隻是躲開他們,都不再來招惹漢軍,也使得周泰蔣欽二人很是鬱悶,這哪裏是來打仗的,簡直就是在練習急行軍,而這些情況也令他們放鬆了警惕,尤其是今天他們又遇上了鍾繇派來的探子,告訴他們北路的漢軍正在北漢山一帶與馬韓士兵交戰,隻是馬韓士兵占了地利之便,擋住了漢軍前進的路線,讓他們盡快趕去支援,這樣南北夾攻,北漢山要塞必破,而馬韓的軍隊幾乎都在北漢山一帶,所以隻要消滅了他們,則馬韓再無大隊士兵存在,因此周泰蔣欽二人也是急著盡快趕到北漢山,與北路大軍一道,盡快消滅那裏的馬韓軍隊,從而取得平定三韓的第一場勝利。
當他們趕到鬆炭一帶時,看著前邊一眼望不到邊的密林,周泰與蔣欽也猶豫了一下,怕裏邊藏有伏兵,於是二人合計了一番,決定先派一個連的士兵先進去看看,裏邊是否有埋伏?上次在耽羅島立了頭功、眼下已經被提拔為連長的陸東再次搶到了這個任務,帶著自己手下的五百人進入了密林。
眾人小心翼翼的向前摸索著前進,足足用了兩刻鍾的時間,陸東等人才走出了這片密林,林中除了有些大小野獸,根本沒有看到馬韓的士兵,於是陸東留下了四百人在這裏守著,帶著剩下的一百人沿著原路退了回來,為了記住道路,陸東每隔幾十步便留下一個士兵守候,最後自己出了樹林,打算把情況報告給周蔣兩位統領。
得知林中很安全後,周泰便向大部隊下達了穿越密林的命令,隻是騎兵被他留在了最後,於是一萬多名步兵戰士很快便進入了密林,蔣欽在最前邊帶隊,而周泰則領著一千二百名騎兵跟在隊伍的最後邊,時間不長,整個水軍隊伍便全部進入了茂密的樹林之中。
一直在密林外埋伏的崔勝男看到漢軍之後,漢軍那精良的裝備和手中的兵器都令他羨慕不已,不過想想過一會兒這些漢軍就會被自己的大火燒成灰,那麼他們身上的盔甲和手中的兵器可就成了自己的了,尤其是漢軍身上背著的連弩,他在北漢山要塞與漢軍交手時見過這種武器,射程遠、威力大,可是想想大火一燒,這種武器肯定會被燒光了,崔勝男心中不禁有些惋惜,但是現在消滅這支漢軍才是大事,於是崔勝男馬上指揮士兵從藏身之處出來,開始在林外放火,而其他三麵的士兵在看到了這邊的火勢起來之後,也馬上引燃了林邊的火種,隻是有一個方向出了差錯,那便是陸東留下的那四百名士兵正好站在密林北邊進行警戒呢,所以這邊的馬韓士兵一時沒辦法靠近樹林,領頭的一名部落首領無奈,怕自己這邊如果點不起大火,讓漢軍從這裏逃出來自己的罪過可就大了,再一看林外的漢軍隻有幾百人,自己手下可是有兩千多人呢,於是他便指揮士兵衝了出來,打算先盡快消滅眼前的幾百名漢軍,然後再馬上點起大火,堵住漢軍的出路。
留在密林北方的四百名水軍士兵突然發現,在他們的前麵出現了不少的馬韓士兵,舉著手中的短弓武器正在向自己這些人進攻,而且對方的人數不少,看來是馬韓人在這裏埋下的伏兵,於是四百名水軍士兵迅速舉起手中的連弩,對著正在衝鋒的馬韓人射出了一排弩箭。
這些馬韓士兵在北漢山要塞見識過漢軍連弩的威力,不過那時候漢軍是從山下向他們占據的要塞頂上仰射,因此雖然也射死了不少馬韓士兵,但是並沒有像今天這樣距離還有一百多步呢,一排弩箭轉眼就到了他們麵前,前邊的馬韓士兵頓時倒下一片,嚇得後邊的那些馬韓士兵馬上停下腳步,轉身便向後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