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往事如風(上)(1 / 2)

1

直到半年前的某一天,此時已經是懸泉寺核心人物的六溪突然遇到了王誌偉和‘救護車’兩人。說服他的理由很簡單,王誌偉拿出一把樣式很新穎的改裝槍並介紹‘救護車’和他認識就輕易的獲得了六溪的好感。

這並不奇怪,從小到大六溪都有個軍人夢。身為發小王誌偉如何不知道這個六溪溫文儒雅的背後隱藏著怎麼樣的一頭猛獸。剛剛進入大學脫離了家庭的約束,六溪就一發不可收拾,他貪婪的收集一切能找到的和軍事有關的東西,可以說六溪就是一個“骨灰級”的軍迷也不為過。從大學到參加工作六溪都在玩命的收集軍品,其中各類匕首、軍刺、手弩...等管製刀具占到了他總收藏的6成。

王誌偉下連隊的第1年,許久未聯係的六溪給他寫信,拜托當時在東南軍區當兵的老同學想辦法多告訴他點兒部隊的事兒。如果有可能能弄幾件真正的軍品就再好不過了,他一定花大價錢購買。

也就是這個時候王誌偉發現六溪原來不是個死書呆子,反倒是個挺有趣的人。就這樣他兩才開始保持很頻繁的書信往來,六溪不止一次的說過“沒法搞到一把真槍真乃平生之憾事”,王誌偉再一次回信中告訴他說“你知道麼現在黑市上有仿真槍賣,做的就跟真的一樣,隻不過不是打真子彈的...

接下來六溪仿佛發現了一片嶄新的大陸,他開始出沒於大原的大街小巷,國家對仿真槍支的管控相當的嚴,所以這種交易都是在地下進行的。他一個剛入行的新人人家壓根兒就不見他,這讓六溪急的抓狂。

功夫不負有心人,苦苦追尋下六溪的一個朋友,就是之前賣給他手弩的一名黑市商人試探了他好幾次後確定這人不是臥底,也不會帶來麻煩就是個一腦門子隻想弄幾把仿真槍收藏的軍迷。於是在人家的引薦下六溪和薛洪超見麵了。

這下終於明朗了,薛洪超根本就不像他說的那麼無辜,除了他交代的那些東西外,他還是大原市一個很有辦法的中間人。所謂中間人,性質和劉老六幹的那些事兒差不多,都是鑽法律的空子,遊走在紅線的邊緣想辦法幹點兒偷雞摸狗的事兒;這樣的人必須廣交朋友,人麵廣才能掙著錢,起初認識六溪的時候薛洪超沒把他當盤菜。一個小科員,外加一個小軍迷,囊中羞澀的六溪也買不起好貨。像有北鬥衛星授時定位的軍表,單兵夜視儀,仿真模型啥的都不是他一個靠工資吃飯的人買得起的。

兩人第一次交易的物品是一把仿54式改裝槍。為了安全薛洪超對槍械做了手腳,替換了撞針,磨平了膛線,這樣的東西就算流出去也是廢品,被抓住了也就是罰點兒款就能擺平。六溪對此愛不釋手,視若珍寶,在那段時間他晚上睡覺枕頭底下都壓著這把槍。

又觀察了一段時間,薛洪超確認這人就是個小軍迷,花不起大錢,但是小錢不少,加上他又是政府公務員也就想辦法和六溪結交。兩人很快成為了朋友,六溪也如願的終於買到了2把“好貨”,信任建立起來後兩人的交流變得頻繁起來,後來在薛洪超的誘惑下六溪更是和他一起出沒各大保健會所,直到六溪和前妻離婚看破紅塵後為止。

出家為僧的六溪精研佛學很快就得到了認可,聰明的他發現寺院更是個大有可為的地方。而且佛祖這個最高上司還從來不拍腦袋做決定,基層工作的豐富經曆讓他在寺裏如魚得水,很快就謀得了知客僧的差事。六溪把混體製那套搬到當和尚發現想著簡直就是完美兼容,憑著多年小科員練就的本事,六溪能記住每一個大香客的名字,生日,家裏有幾口人,有沒有婚喪嫁娶,逢年過節總有些在佛祖前開光了的護身符、戒指、手串之類的小東西相送。這下懸泉寺的香火更旺盛了,六溪也順利登上高位,頂掉一位師兄拿下了全寺的買辦。

大權在握,路子又廣的六溪略施小計就讓寺院的吃穿用度比以往上了一個台階,總開銷卻還少了一成,寺裏對他的最後一點兒戒心也就放下了,徹底站穩了的六溪開始思考身份的問題。

公務員六溪看似風光,實際上基層小科員的窩囊隻有自己清楚。除了有份穩定的工作,和五險一金外,這個身份真就再也沒什麼實打實的好處了。每個月不到2000塊錢工資,逢年過節的企業和私企的還有年終福利啥的,他們從來沒有,辛苦工作一年發現心儀的東西還是買不起。結婚後每天更是為了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和媳婦兒拌嘴。在單位本來就已經是卑微的存在了,每天受夾板氣的六溪壓抑的太久終於爆發了,他開始打老婆,這事兒如果不是六溪親口承認的說出去都沒人信...堂堂的佛學大濕,政協委員,無論何時都舉止優雅的六溪大濕竟然家暴?可事實就是如此,認識薛洪超後六溪算是有了個發泄的渠道,在陌生的女人身上六溪獲得快感的同時,也找回了失去的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