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創客 很快樂

北京教育公共服務平台建設

作者:徐靜

“創客”這個詞是這兩年在國內流行起來的。第一次聽到是在北京市東城區三維設計教師培訓班上。於是我也嚐試在課上給學生介紹“創客精神”,那時學生感覺既陌生又新鮮。在3月5日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李克強總理做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到了“創客”一詞,讓更多的人開始關注和了解這一概念。

“創客”一詞來源於英文單詞“Maker”,是指出於興趣與愛好,努力把各種創意轉變為現實的人。創客是堅持創新,持續實踐,樂於分享並且追求美好生活的人。創客精神體現了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通過行動和實踐去發現問題和需求,並努力找到解決方案。

三維設計課程以及我和學生們參加的三維創意設計展示活動,其實就是創客精神的一種體現。在遇到困難、解決困難的這一路走來,我聽到學生說的最多的是“太有意思了”“太不容易了”和“好厲害”。

興趣是最好的動力——“太有意思了!”

興趣是最好的動力!這話真是一點都沒錯。如何將學生的興趣與身上特有的優勢發揮出來並加以利用和整合,是老師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三維設計課是學生根據興趣自主選擇的課程。學生們不一定個個都擅長電腦和設計,通過基本繪圖操作的學習之後,他們也不一定都能成為計算機繪圖高手。但是這並不重要,因為他們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對三維設計及3D打印十分感興趣。這就夠了,他們會非常主動地獲取知識或技能,嚐試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做得更出色。此外,學生每個人還有自身的獨特優勢,作為教師,觀察力、判斷力、統籌能力在這時派上用場了。對學生有了充分的了解與判斷,就可以通過分組合作讓每個人的優勢發揮到最大。

在蘇教版通用技術教材第三單元《係統與設計》裏,有這樣一個觀點:“係統的整體功能大於組成係統的各部分的功能之和。”在課堂教學中我就是應用了這一思想,使各具特長的學生組成一個整體,在團隊內他們互相啟發,有效合作,碰撞出的火花遠比想象中的還要美妙!例如,在設計製作“旋轉的芭蕾舞女孩兒”這一作品時,小組共4人,每個人都參與繪圖設計。但是這4位同學還各自負責一個方麵的決策工作:一個在計算機軟件與硬件方麵的“高手”負責繪圖中的技術問題,我們叫他“技術總監”;一個在審美與藝術方麵頗具功底的小姑娘負責造型美感與色彩搭配問題,我們叫她“藝術總監”;一個精通曆史、愛好文學的“文藝男生”負責設計說明書的撰寫與答辯展示的文稿起草,我們叫他“宣傳顧問”;一個細心且樂於照顧大家的同學負責打印作品的除料、工具、環境衛生等,我們叫她“後勤總管”。

就這樣,學生的興趣與身上特有的優勢得以充分發揮。在巧妙地整合之後,一個個具有創造力與行動力的小團隊誕生了。我想課程帶給他們的不隻是三維設計的知識與技能,更重要的是這種團隊角色的擔當以及對自身價值的體驗、評估與定位,這些也許是孩子們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更寶貴的經驗。

時間都去哪了——“太不容易了!”

如果隻有創意設計,沒有轉化為實體的過程,那麼學生將部分缺失通過行動和實踐去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體驗。因此教給學生如何合理規劃和利用時間去展現自己的行動力以及如何在困難麵前調整心態是老師麵對的又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