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數字教室裏的挑戰與應對
教與學
作者:周莉
進入中小學校的數字教室,就會感受到電子科技正在影響和改變著我們教育教學的方式。這裏沒有傳統的黑板,沒有粉筆,沒有講台,沒有課桌,沒有傳統的文具,取而代之的是數字文具盒和整合過的平板電腦學習工具箱。這種基於無線網絡、手持移動終端及雲存儲的數字教室,實現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知識傳遞與互動。互動教學平台對學生學習效果的實時反饋,讓教室裏的每一個人都是教學資源的提供者與分享者。
數字教室的出現對於傳統教室來說是一次重大的變革,顛覆了傳統教室的固有模式。數字教室裏,教師、學生在課堂上生成的內容隨時可以調用,並保存下來。其強大的互動、生成、資源庫等功能改變了師生原有的上課模式,電腦儲存著教師教學檔案、學生網絡瀏覽記錄、全班學生學習記錄等。那麼數字教室的出現,對教師和學生意味著什麼呢?教師和學生需要擁有哪些技能,做好怎樣的準備才能應對數字教室的挑戰?
數字教室裏的學生
從學習角度而言,學生需要用平板電腦,瀏覽教師為他們提供的電子課堂資源。平板電腦可以記錄學生的操作過程、網絡互動情況、作業完成速度和準確度等。學生們在整體知識規劃的學習氛圍裏,觀賞剪輯的精彩短片、概念轉化、主題討論和科普閱讀,學習如何運用信息科技來輔助學習,提高學習成效。
21世紀的學生被稱為數字時代的原住民,他們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接觸電子產品和設備,盡管對數字教室裏的設備並不陌生,但是學生的數字素養仍然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學生對於信息科技的應用有了正確的理解,才不至於誤入歧途。建議在開始使用電子書包和數字教室時,對學生進行專門的培訓,包括對學生使用軟硬件知識的培訓、電子教材使用方法的培訓和數字教室裏的規則培訓等。盡快幫助學生克服從傳統教材過渡到數字教材的不適應,使他們盡快適應數字時代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模式。
數字教室裏的教師
在21世紀,由於信息科技的飛速發展和知識的爆炸式更新,教師是一位教學者,也是一位學習者。教師需要終身持續地學習,因為數字教室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要求教師知識來源打破教科書的局限。如何將平板電腦融入教學之中?如何將平板電腦正確地運用於日常生活的問題解決與學校課業的學習活動中?數字教室裏的教師,該如何應對呢?
首先,提升教師的信息素養。通過職前教育滲透信息技術,或是在職後教育進行信息技術軟硬件的培養。鼓勵教師多參與校內外或網絡提升課程。當教師擁有先進的教學科技時,才能發揮其教育專業優勢,將信息科技融入課程教學活動,展現信息科技投資效益與課程教學成效最大化,實現教育夢想。
其次,教師要及時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在改變孩子科技應用方式前,必須先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教師必須先改變想法,才能改變教學行為,改變科技的運用方式,創新信息科技融入學習的新思維。教師可以運用信息科技來引發孩子的學習創意,促進團隊合作以及學習資源整合等。
最後,教師要具備轉化與整合教學的能力。讓教師學習如何整合教學網站、研究書籍、評量工具、閱讀書籍、工作坊等豐富內容,將之融入課程規劃、教學策略、班級管理與課程行動研究等,來提升教學質量。教師在使用數字課堂之前,應該先規劃教學目標、課程內容與學習評量等,搭配完整的教學配套方案,讓學生透過信息科技來轉化抽象概念,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