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數字校園環境下小學字源識字教學實踐研究(1 / 3)

數字校園環境下小學字源識字教學實踐研究

數字校園

作者:張朝紅 李冬青 李東升

學校辦學理念和特色

北京順義區天竺中心小學校成立於1949年,擁有現代化的教學環境和一支由市、區、校骨幹組成的精英教師團隊。學校以“辦現代化學校、培養現代化人才”為辦學目標,確立了“三化育人”的辦學思想:人本化育人、學習化育人和信息化育人。成立65年來,在辦學目標與辦學思想的引領下,學校堅持走特色辦學之路,以學校、教師、學生內涵發展為龍頭,實施“一體化推進”策略,即規範化建設、特色建設、數字校園建設一體化;人本化、學習化、信息化“三化”一體。聚合優質教育資源,打造精品學校,實現教師自主發展,培養全麵發展的現代小學生。

在學校辦學一體化推進過程中,我們實施了以信息化帶動學校整體工作的策略,探索“信息化育人”的途徑與模式,讓信息技術走進教師,走進課堂,走進課程,走進學生,先後開展了《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培養小學生利用網絡獲取資源促進自主學習》《數字校園背景下字源識字教學》等課題研究,成果分別獲北京市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北京市教育學會“十一五”成果評比一等獎、北京市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並出版了成果專著。同時完善了信息化建設三大工程:一是建設了網絡暢通的信息化平台;二是構建了校本課程資源體係;三是建設了一支觀念新、綜合素質高的現代化教師隊伍。三大工程的有效實施使我校得以領跑區域信息化建設,同時也推動了學校自主、內涵、特色發展。

數字校園核心需求

學校在規劃數字校園時,對學校現有的數字環境和教育教學業務進行了充分調研。在數字校園建設實踐中,學校緊緊圍繞“三化育人”辦學思想,以方便應用為根本,積極推動學校信息化教育的特色發展,為教育教學管理與實施、教師治學修身、學生自主發展提供優質便捷的服務與支持。

首先,確定以促進教師修身治學為核心訴求。即通過數字校園建設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主要從教師信息化素養培訓、教師繼續教育、教師備課、教師的教學研究等入手,進行數字校園的規劃。其次,學校確定以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和信息化素養等自主發展為重點。即給學生創造信息化環境,通過家園、學園、樂園,讓學生在數字化應用環境中學習、娛樂和互動交流,從小就建立起信息化應用技能,為將來學習、就業奠定良好的職業基礎。再次,構建現代化教育管理環境,提升學校的綜合管理能力,加強對教師、學生和社會的服務能力。

通過分析研究,學校數字校園以“教師研修樂園”和“學生成長樂園”為建設重點,突出整合、應用、發展的建設理念,發揮學校在漢字教學方麵的特色,以課題為引領,將漢字教學成果以信息化方式呈現。讓教師能使用教學平台進行課堂教學和展示,加強學生對漢字的認識能力、理解能力和書寫能力。在教師、學生、管理三個應用主線的基礎上,學校確立了本階段數字校園建設的核心需求,即整合硬件資源、軟件資源和人力資源,在數字校園建設過程中,加強校本研究、課題研究、校本培訓,通過信息化係統的規劃、建設、應用和整合,促進學校教學、學習、管理等各方麵工作,為教學改革進行有意義的探索實踐。

數字校園優秀成果

針對識字教學中信息技術與識字教學整合缺少實效、學生識字興趣不濃、識字信息化資源缺乏等問題,我們依托數字校園,開展了《數字校園背景下字源識字教學》的課題研究。旨在依托學校數字校園,抓住漢字表意為中心、形義結合的本質特點,引領教師將學生生活經驗、漢字知識與小學識字教學有機整合,開發識字平台和數字化識字資源,實現網絡環境下的科學、高效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