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酸奶打敗春節發胖體
城市與家
作者:劉雅靜 郝佳
酸奶的發明,是一個意外。這個意外卻讓眾多人歡喜,終於有一種食物是可以如此美味又促消化。年關剛過的我們,攢著一身的肥肉又回到了盒子裏的生活,縱欲固然舒暢,可還是要麵對現實,如何才是更瘦、更美、更有自製力的自己。要運動啊!如果實在邁不開腿,至少從晚餐開始,將主食取代成一杯酸奶。
自己也可以做?
非古法做酸奶 像泡茶一樣簡單
酸奶的存在,至少有4500多年的曆史了。最初的酸奶起源於土耳其境內的安納托利亞高原,那會兒冷藏條件不好,羊奶存放時經常會變質,這是由於細菌汙染了羊奶所致。一次偶然的機會,空氣中的乳酸菌進入羊奶,使羊奶變得更為酸甜。牧羊人覺得這種酸奶很好喝,也為了繼續喝到酸奶,就把它放入煮開後冷卻的新鮮羊奶裏,經過一段時間的發酵,獲得新酸奶。1969年,日本首次發明了酸奶粉,它能保持原發酵劑的活力、營養成分及風味,這一神物的發明,讓酸奶製作更加快捷方便。它濃縮了牛奶的精華,經過發酵、噴霧幹燥製成,隻需加入適量水,搖勻(非攪拌),然後靜置讓它發酵,就可以自己在家homemade出原生態的酸奶。無添加,讓酸奶中的成分更純正,喝起來也放心。
口味大不同!
酸奶界的種子選手
酸奶真的有許多讓人不得不愛的理由:營養價值高,含有多種益生菌、氨基酸、維生素、酶等,清新解膩,大魚大肉之後來一盒,立刻解救了負荷過重的腸胃;最重要的是,好的酸奶非常美味,酸甜適度,奶味的濃度剛剛好,而且你完全不會有一般大吃美食的罪惡感,因為酸奶低脂低熱量,健康又營養。
地道青海酸奶是這個味兒
在青海人的心目中,酸奶是一日三餐不可缺少的小吃,酸奶在青海的江湖地位就如同烤鴨之於北京。青玉小吃店的老板就是個溫厚的青海人,他在北京做酸奶的初衷,是由於前兩年爆出的一些傳聞影響了大夥對青海酸奶的觀感,而他特別想把這份來自家鄉的正宗味道讓更多人知曉。青玉酸奶是店內招牌,揭開瓷碗上的塑料蓋,瑩潤平滑的奶層表麵泛著淺黃色的天然油脂,舀起一勺,感受清甜綿密的半凝固瓊漿在嘴裏慢慢地融化,涼絲絲的,順滑無比。喜歡奶味重的,可能會更偏向青玉酸奶酪這一口,奶酪像絲絨拂過般的醇香厚重,每品嚐一口,濃香的奶味香氣四溢,滋味久久縈繞在唇齒之間。酸奶芝士蛋糕的每一部分都有講究,頂層澆上的紅豔豔的果醬是從宜家買的,底部的薑汁餅幹產自西班牙,三角狀的酸奶芝士有慕斯一樣的口感,但乳酸大大中和了芝士的柔膩,讓人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要說最上鏡的,非酸奶小兔子棒冰莫屬,兔子造型萌萌的,有16種口味可選擇,最適合朋友閨蜜間拿著邊吃邊自拍了。
酸奶混搭的創意心思
甄閣家手工酸奶的原料都是精挑細選的,牛奶供應源選擇了燕郊一帶品質極佳的牧場,發酵菌種則從丹麥進口。店主是一個很有精氣神的北京小夥,他爽朗的言談中體現著對自家酸奶品質的充分自信。據他介紹,店裏的酸奶都要提前一天製作,先發酵10小時,再冷藏8小時,保證最佳的食用口感。這家餐吧的最大特點,還在於擅用酸奶與其他材料碰撞出多元化的口感。比如鮮果酸奶,將時令水果和酸奶進行組合,大顆的果粒包裹在濃鬱的酸奶裏,滿足感杠杠的。濃香巧克力酸奶味道豐富細膩,酸奶的表層特別製作了一層鮮奶油,上麵點綴著由三種巧克力融合在一起的碎屑,剛入口時,酸奶的獨特味道首先攻占味蕾,隨後可可香慢慢滲透出來,滋味層層遞進。新推出的紅酒酸奶更為特別,波爾多紅酒的玫紅液體在淺層搖曳生姿,下三分之二則是乳狀酸奶,光外觀看著就讓人心醉。老板還透露,接下來會在繁華商圈開一家旗艦店,並推出一種新形態的酸奶吃法,這可能會是京城即將流行的重磅小吃哦。
零下196℃急凍的無添加酸奶
分子料理你一定聽說過,這種烹飪法將食物的分子結構重組,賦予食材全新的口感和質地,由此行生而來的分子冰淇淋和分子凍酸奶,就是一次對鮮奶製品“施魔法”般的創造顛覆。店主心怡和麗麗兩位姑娘堅持每一份冰品都現場製作,在窄小的操作間裏,她倆熟練地將新鮮水果切塊過濾,與酸奶充分混合,然後倒入進口的攪拌機打成奶油狀。這時到了見證“奇跡”的時刻:麗麗將罐子裏的液氮緩緩注入高速運轉的攪拌機,瞬間大片的白色輕煙從中不斷湧下,就像氣體噴泉一樣,既壯觀又奇妙。原來,零下106℃的液氮讓乳製品原料瞬間凝固,從而將酸奶中的營養和果味最大程度地保留下來。自然無添加的分子凍酸奶,入口細膩順滑,毫無冰碴,酸奶球裏還隱約嵌著果肉和水果籽。木瓜、草莓、火龍累三種口味的凍酸奶依次嚐下來,木瓜味清爽,齒頰留香;草莓味酸的沁入心脾,適合愛酸多過甜的吃客;火龍果味的果香最為濃鬱,回味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