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回 低情商的司徒立軒(1 / 2)

要說起來,司徒立軒和祝語蓉這夫妻兩個的情商都不算高,這也同他們各自的經曆有關,司徒立軒遇到祝語蓉之前最關心的事情無外乎是如何能夠吃飽吃好,這取決於他那相對於同齡人來說顯得異常龐大的身軀,而自從司徒立軒遇到祝語蓉之後,由於之前失手傷到祝語蓉而產生了愧疚的情緒影響下,司徒立軒便又在吃好吃飽的心願上又添加了一個盡力補償祝語蓉的心願。

在這個心願的影響下司徒立軒逐漸的走進了一份他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感情中,直到司徒立軒離開京城去山中跟隨師父學修習武藝的那七年當中,司徒立軒才在偶然的契機下意識到了他對祝語蓉的感覺同小師妹的感覺是不同的,進而更加堅定了司徒立軒心中的執念。

可以這麼說,司徒立軒在遇到祝語蓉之前就是一個一心混吃混喝的世家公子,在完成世家公子必修的功課之餘,心神全都被如何吃飽吃好占據了,而和祝語蓉相處的這三年中,司徒立軒又成為了祝語蓉身後跟隨的盲從者,再加上祝語蓉當時需要學習的東西太過於龐雜,以致於沒有太多的時間答理司徒立軒,讓司徒立軒的頻頻探視很少有機會能夠如願,而每個能夠成功見到祝語蓉的機會,司徒立軒都會倍加珍惜,久而久之使得司徒立軒心中對於想見祝語蓉的執念更加的堅定了起來。

也許量變引起質變這句話用在此處不太恰當,但司徒立軒對於祝語蓉的想念卻始終貫穿著司徒立軒的成長過程,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當這份想念成為司徒立軒山中歲月的主旋律時,他也終於確定了自己的心意。

司徒立軒這十七年的歲月度過的實在是太過於單純了,以至於對於很多的人情世故,司徒立軒驀然應對的時候都會有些手忙腳亂的感覺,雖然司徒立軒遇事的時候,已經竭力的掩飾了自己的慌張,但司徒立軒的處事經驗的不做還是落入了有心人的眼中。

司徒立軒回京後的這些時日所發生在他身上的事情,令司徒立軒都有一種複雜萬分的感覺,套用一句司徒家主不久前私下裏同司徒夫人說起他這個大兒子的時候所下的評語就是,軒兒這些年過得太過於順遂了,以至於行事沉穩有餘而機變不足,也缺少了一個家主應有的城府,所以嚴格說來,司徒立軒並不是一個成為當代五大世家之一的司徒世家下代家主的最好人選。

可偏偏司徒立軒誤打誤撞的娶到了祝語蓉這個代表著曹祝兩府勢力的妻子,使得司徒立軒處事經驗上各方麵的不足也被司徒家的長輩們刻意忽略了,進而也造成了司徒立軒對夫妻的相處之道一直是停留在他自己的那些淺薄的理解上。

再加上自祝老爺允婚以來,被突如其來的巨大幸福刺激得失卻了平常心的司徒立軒便一直處於一種患失患得的情緒中,使得他在麵對祝語蓉的時候始終處於一種弱勢的態度,更多的時候都是對祝語蓉的言聽計從,而沒有自己的主張。

這也造成了祝語蓉自成婚以來對司徒立軒的種種不滿的情緒,從最開始新婚之晨,司徒太夫人送來的通房丫頭就令祝語蓉對於司徒立軒最開始的反應產生了不滿情緒,雖然之後祝語蓉依靠祝夫人多年的教導,使出了一些手腕兒化解了司徒太夫人的第一次出招,但這種無依無靠的感覺卻在那個時候停留在了祝語蓉的心中。

之後的新婦請安奉茶的過程中,麵對太夫人刻意的刁難和老祖宗等人有意的考察,祝語蓉還是憑借著自己的機智化解了太夫人的又一次出招,這中間,司徒立軒雖然站了出來幫祝語蓉化解了一個可能的傷害,使得祝語蓉的心中瞬間湧現了一種被保護的情緒,但無奈司徒立軒在對於女子的了解方麵實在是太過於弱智了,以至於沒能捉住戰機,錯過了擴大戰果的機會。

後來發生在司徒立軒和祝語蓉之間的種種,令司徒立軒更加篤定了祝語蓉對於他的告白所回饋的那句話,不料最終樂極生悲,先是當著祝語蓉的麵前司徒立軒被他的小師妹強抱了,引得祝語蓉有了發火兒趕人的舉動。

司徒立軒被祝語蓉的這一舉動刺激了心神,也意識到了自己行為的不妥之處,心情又開始患得患失了起來,可屋漏偏逢連夜雨,就在這個當口,太夫人的再次出招,令毫無防備之心的司徒立軒徹底的中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