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萬眾創新政府革新要先行(1 / 1)

萬眾創新政府革新要先行

資訊

日前,上海《關於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意見》正式出台。梳理22條意見措施不難發現,上海拿出的最大資源是體製機製變革,最強的推動力是政府管理創新。22條意見措施,涉及科技、教育、財稅、金融等諸多領域的改革,處處可見政府簡政放權、創新管理的思路。

科技創新的最大障礙在哪裏?在於體製機製的藩籬。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一些代表、委員帶著自己的科研成果來到小組討論現場,痛陳科研成果轉化過程中遭遇的層層審批、效率低下問題,導致一些科研項目“起個大早,卻趕個晚集”。

政府革新先行的意義,就是要以自身的引領、表率作用,為科技創新帶來巨大磁場效應,推動社會創新文化的形成。先進生產力的出現從來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也不為政府行政力量所左右,它總在尋找適合它的土壤和環境。今天的全球化競爭,與其說是科技創新的競爭,不如說是科技創新文化的競爭。越是創新文化活躍的地方,越容易引發新的產業革命。

培育和嗬護創新文化,這是政府改革創新的更大價值。政府改革創新,破體製障礙、拆製度藩籬,除陳規舊矩、掃暮氣舊習,由此帶來更高的行政效率、更好的公共服務,促成政府與市場、政府與企業的良好互動關係。這些變革必然對科技創新文化土壤構建形成廣泛深刻的影響。今天,我們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眼界和胸襟,用改革來擁抱“科技創新的春天”,也惟有改革才不辜負這新意盎然的春色。(作者:郝 洪 來源:《 人民日報 》2015年5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