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布朗定律:主動打開對方的心扉(1 / 1)

雖說關係是雙方的,但有一方努力就能改善關係,因為人們的態度會相互影響;在溝通中,任何情形下,我們都可以做出選擇,改變現狀。

——羅傑·費希爾(哈佛大學教授,“哈佛談判項目”主任)

有個名叫愛德華·哈裏曼的美國人,住在風景優美的坎伯蘭穀,他希望在當地找到一份好工作。哈裏曼通過查找,了解到一位名叫方豪瑟的企業家,控製了這個地區的多家大型企業。這位白手起家的方豪瑟先生,引發了哈裏曼的好奇心,於是,他決定去拜訪這位平常人難以接近的企業巨頭。

通過充分的調查,哈裏曼得知方豪瑟先生視財如命,最重視企業的利潤增長。如何賺更多錢,是他最感興趣的話題。

當哈裏曼進入豪華巨大的辦公室時,方豪瑟先生正坐在一張大辦公桌後麵辦公,雙方一見麵,方豪瑟即用有些不耐煩的聲音問道:“你找我有什麼事,年輕人?”

此刻,哈裏曼沒有用一般的客套話寒暄,甚至也沒有介紹自己的姓名、學曆等,而是開門見山地回答道:“方豪瑟先生,我相信,我可以幫你賺到許多錢,讓你的A公司和B公司在三年內,盈利翻一番。”

哈裏曼的一句話,就打動了方豪瑟先生的心。方豪瑟先生立刻起身,向哈裏曼詢問。這時,哈裏曼把早已準備好的計劃書,向方豪瑟先生詳細講解……

果然,方豪瑟先生聽完之後非常感興趣,立刻聘用了哈裏曼。

哈裏曼之所以應聘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他的講話技巧——通過簡短的話語,迅速打開方豪瑟先生的心扉,讓這位難以接近的企業家願意與自己交流。

課堂收獲

布朗定律的基本含義是:一旦找到了打開某個人“心鎖”的鑰匙,就能夠與這個人順利溝通,甚至無論你說什麼,對方都樂意聽。

我們在與人溝通的時候,往往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即使我們真心去溝通,對方的態度也難見好轉,甚至越搞越糟——為此,我們往往感到很氣憤,很受傷,而事實上,我們相信自己是對的,但這些和我們意見相左的人,也相信他們自己是對的,這就是“話不投機半句多”的根源。

其實,改變這種狀況的辦法也很簡單:說話前,先了解對方最在意什麼,每一句話都要為對方著想;要主動打開對方的心扉,而不是硬要給對方“灌輸”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