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著格格的浪笑。李德覺得自己快被熏醉了,但看到她嫵媚而驁放的樣子,他心裏癢癢的,像幾隻小貓竄來竄去,巴不得大家快點走。
夜深人靜了,寒風陣陣,一輪彎月在地上灑下清冷的銀光。冉妮亞被酒精燒得亢奮不已,拉著元首到寬廣的田地裏。夜中月明,寒光浸骨,雙頰如抵冰塊。月下的景物都如凝住,不能轉移。在愛情和酒精的共同作用下,當今世界的主宰者、德意誌第三帝國元首,與名不見經傳的小職員兼情人深更半夜在農場裏溜噠,在愛河裏遊蕩。天上的冷月凍雲,真冷得璀璨!重衾如鐵,天上地下,四圍的一切,都是冷的。唯有他倆骨肉相連,情深意切,別有一份暖意。
李德為冉妮亞豎起軍大衣領子,攙著他的情人東倒西歪地散步。遠處偶爾傳來幾聲炮聲,讓他們感受到田園詩中的雜音,從羅曼蒂克回到現實中。冉妮亞的酒氣一陣陣噴到李德臉上,讓他有一種異樣的感覺。他們相扶相擁,配合默契:女的滔滔不絕地講,男的默默不語地聽,從甜菜地裏走到蘋果樹,又從果園回到田地。仰望遙遠的天空,彎月嬉雲,在下弦月的寒光映照下,兩人臉上泛著清冷而慘白的反光。盡管是風刀雪劍的冬夜,兩人緊緊摟抱著,並不感到特別寒冷。
在轉了無數個來回後,李德言:“親愛的,明天,對塞瓦斯托波爾的炮擊就要開始了,我們早點休息吧。”
“好的,今晚你對我的炮擊也開始了,嘻嘻。”冉妮亞迫不及待地拉著他回屋,熊熊火焰在全身燃燒,像母獅子一樣把他撲倒在床上,扒光衣服跨坐在元首身上。斯文掃地的元首發出歡娛的嗚咽:“寶貝,你強.暴了我,要在過去你是死罪。啊——哈——嗚……”
真可謂:鶯語燕呢喃,花開滿院間。倚闌春夢覺,無語斂愁顏。
……
自古以來,戰士們發現克裏木半島是一塊風景秀麗卻讓人付出高昂代價的地方。八十多年前的克裏木戰爭期間,俄國軍隊在半島上英勇抵抗英、法軍隊的進攻,包括抵抗著名的“光榮之旅”前鋒營的拚死進攻,戰鬥結束後,前鋒營與俄國保衛者屍橫遍野,血流成河,血腥味持續了一個月還未散去。
克裏木戰爭後,當年抵擋圍攻的防禦工事,已經被一代又一代的俄國軍事工程專家不斷完善,德蘇戰爭爆發後,超過10萬名蘇軍和不計其數的市民夜以繼日地勞動了20個星期,進一步加強了該城的防守力量,工事日趨完善。
曼施坦因的第11集團軍將麵對一個錯綜複雜的防禦體係,最外圍的防線是非常深的如迷宮般的壕溝,以及密密麻麻的地雷陣,再後麵是錯綜複雜、四通八達的地道連接的鋼筋混凝土堡壘,那裏光禿禿的小山丘裏麵都掏空了,裏麵遍布著迫擊炮位和機槍群,還有大量的白磷彈和火焰噴射器。
第三道防禦工事是用一係列紅色地名命名的要塞,要塞外圍是高達十米的混凝土堡壘的舷牆,而要塞本身是巨大的裝甲炮塔,要塞內部延伸到地下幾十米,裏麵有發電場,輸水管道,戰地醫院的兵器庫。
要塞非常堅固,環繞著無數戰壕、一道道鐵絲網和碉堡。在山坡上修築的炮位,如果不是直接命中,就很難摧毀。而且前沿和防禦縱深又埋設了很多地雷,每個要塞周圍都挖了三米寬、四米深的壕溝。
進攻塞瓦斯托波爾要塞的代號是“鱷魚行動”。在製定作戰計劃時,第11軍團的參謀們給堡壘中的炮台起了一些很好記的名字,如“高爾基一號”炮台,是一座裝備著35厘米口徑火炮的據點,有鋼甲保護,與其他據點之間有地道相連。另外還有“斯大林”、“米高楊”、“鐵木辛哥”、 “布瓊尼”、“莫洛托夫”等,凡是蘇聯國防委員會的成員都榜上有名。
曼施坦因有三張王牌,這就是德軍強大的炮兵和空軍的支援,加上充足的兵力。蘇軍的優勢是堅固的陣地和海上支援。蘇軍濱海集團軍有12萬人,加上其他部隊、民兵、海軍步兵以及內務部隊後約20萬人,德軍與之相對的差不多有4個軍,雙方旗鼓相當,如果把羅馬尼亞第3集團軍算進去,德軍還略占優勢,這在東線來說已經是奢侈了,種種跡象表明,這是一場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