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節 視察法國軍工廠(1 / 2)

1940年6月,在迅疾如風的德國裝甲部隊麵前,施耐德——樂魁索工廠完整無損地落到了德國人手裏,甚至還沒來得及炸毀一座高爐。施耐德公司在整個歐洲都享有聲譽,它的鋼鐵生產能力對於資源匱乏的德軍來說至關重要。因此,在占領樂魁索工廠的第二天,納粹德國立刻派遣接收大員和工程師進駐工廠,安排恢複生產,為戰爭機器源源不斷地提供鋼鐵原料。

施佩爾向元首彙報了法國工廠的現狀和問題:德軍占領法國之後,雖然工廠老板沒換,但其自主權早已喪失殆盡,工會領袖被逮捕,罷工被視為非法,遊行要經過批準——實際上也是非法。德國在法國設立了許多定貨局來協調在西歐的采購活動,凡交易額超過五千馬克的合同,必須向這些定貨局呈報。

這樣一來,由於捆著太死,特別是工廠沒有利潤或很少利潤,這些工廠主毫無積極性而言,比如今天要視察的施耐德工廠提出“反抗式忍受”:每天施耐德公司的工人們高高興興上班,平平安安回家,隻不過是出工不出力,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

樂魁索是因施耐德工廠興起的一座小鎮,整個小鎮就是一座巨大的工廠,一座座高聳的煙囪濃煙滾滾,一排排廠房裏傳來轟鳴聲,高爐裏爐火通紅,高塔林立,電線如織,鋼花飛濺,鋼材堆積如山,街道上灑滿煤塵,空氣中彌漫著刺鼻的鐵味。

工廠負責人施耐德先生熱情接待了德國元首一行,令李德意外的是施耐德的爺爺輩是東普魯士人。在辦公室,施耐德一臉陰鬱地向元首彙報了生產情況,觀看了掛在牆上的五彩繽紛的圖表,大家戴上安全帽到工廠視察。

繼翻砂車間、安裝車間後,他們到德軍把守的、圍牆內的軍工車間,工人們懶洋洋地往通過裝藥孔,往手榴彈填充炸藥。李德一眼看到角落裏一個戴軟帽的工人神情慌張,向施蒙特使了個眼色,施蒙特一個箭步上前,一把奪過手榴彈,然後把裏麵的炸藥倒在手掌裏……

車間裏一片唏噓:填充進手榴彈的是土,普普通通的黑土。領袖衛隊金發碧眼、身材魁梧的副隊長、外號鬥牛犬的根舍把戴軟帽者拉到車間中間,兩個士兵把他旁邊的中年工人也拉上來了,並檢查其他人。戴軟帽的工人麵如死灰,哆哆嗦嗦說不出話來,中年工人使勁擺手:“不,不關我的事,我沒跟戴高樂分子勾結……”

李德站到一個工具箱上麵,對工人們一頓氣勢洶洶的訓話:“我要問你們,你們給誰幹活?給老板?或許你們認為給德國人幹活。不,你們錯了,你們在給你們自己幹活。你們的妻子兒女在家等著你們喂養,孩子們等待上學,年邁的老人等你們拿錢看病。”

李德揮著拳頭,聲色俱厲地吼叫:“而你們呢?出工不出力,鬆鬆垮垮,應付差事。我可以明確地告訴你們,如果你們不願意幹可以立即回家,我馬上從俄國俘虜中挑選出熟練工人來替代你們,他們正求之不得呢!”

工人們像剁了頭的雞一樣。李德給他們談蘇聯的工人們,隆冬季節在沒有屋頂的車間裏每天工作18個小時,講到俄國15歲的小孩子和婦女在翻砂車間裏忍受酷熱,接著他譴責廠方對工人的福利關心不夠。

他的話娓娓動聽起來:“你們也許不知道,德國工人們在5年前就建立了社會保險和福利製度,擴大了職工的有薪休假製度,勞動陣線在療養勝地魯根島等地,修建了一批療養院和旅館,建造‘力量來自歡樂’旅遊船,我向你們承諾,今後,隻要你們好好努力,這些政策會切切實實落在你們身上。”

德國元首話題一轉:“但是,如果有誰消極怠工,甚至吃裏扒外,與‘自由法國’暗通款曲,那麼……”擔任翻譯的阿貝茨正為如何翻譯吃裏扒外而發愁,隻聽一聲槍響,驚回首,鬥牛犬的槍裏冒著縷縷輕煙,軟帽躺倒在地,鮮血從腦袋上的一個小孔裏突突地往外冒。中年人癱軟在地上,顯然嚇暈了。

施耐德臉上慘白,沁出細密的汗珠。鬥牛犬舉起槍吼叫“還不幹活?”工人們蠟像般呆立了一會兒,衝到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發瘋般地工作起來。

當天晚上,元首在工廠開現場辦公會,最後達成的會議紀要是:由於是戰時,工廠的原料采購仍通過定貨局不變,產品銷售中,軍工產品由德國統一收購,民品由工廠自行銷售。生產環節實行委托加工,由德國按生產任務支付加工費。同時要求工廠完善計件工資,加強考核,增強防空力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