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天地是無情的,人生是殘酷的,惹不起還真躲不起,當縮頭烏龜人家都要打上門來:前年,意大利海軍在自己家裏被英國空軍往死裏一頓揍,還美其名曰“開創了航空母艦攻擊大型戰艦的先例,為日本襲擊珍珠港做出了榜樣。”去年,在馬塔潘角海戰中,又被英國海軍摁在地上耍流氓,被爆了菊花,其後,隻要在地中海見到意大利艦隊,英國人都要往死裏打。反過來說,意大利海軍隻要見到英國人,仿佛大姑娘遇到流氓一樣尖叫著跑開。
這艘維托裏奧?維內托級戰列艦也一樣:1940年11月11日,英國海軍空襲塔蘭托,利托裏奧號遭重創擱淺。1941年3月馬塔潘角海戰,維內托號被英國海軍的空投魚雷擊傷。1942年之後由於燃油危機,維內托號及其姊妹艦一直呆在港口裏。
要不是最近德國把兩個航空隊調到地中海,要不是德國給他們充足的油料供應,要不是發起馬爾他戰役,要不是德國元首數次奚落墨索裏尼、墨索裏尼向意大利新任海軍參謀長裏卡上將罵娘、向意大利艦隊司令亞基諾上將拍桌子,意大利軍艦可能永遠會呆在軍港裏過神仙日子:飽食終日後,軍官們找情人,水兵們嫖妓,何樂而不為呢?
這些水兵們可能恨死德國人了:我們玩得好好的,誰讓你皇上不急太監急,逼我們出海?德國人更鬱悶:為了讓他們出海,德軍把每月援助意大利的油料由10萬噸提高到15萬噸,而1942年年初,德國在遍布歐洲的油庫裏,總共也隻有95萬噸油料儲備,而且攻占馬爾他、支援利比亞戰事本應該是意大利人的事情。
1940年6月,當眼看法國倒在擂台上、裁判員已經數到“九”時,意大利參戰了,與其說是配合作戰,還不如說是趁火打劫。當時英國防守馬爾他的兵力隻有兩個營,意大利隻要稍微努下力,本可以輕而易舉地拿下來,但是他們在東非、北非和巴爾幹到處煽風點火,偏偏對門前的這個小島熟視無睹,任由人家橫在意大利到利比亞的運輸線上打劫,交了幾百輛坦克和幾萬噸油料的買路錢後,才想起搬來救兵,花大代價拔掉這個釘子。
難怪哈爾德對元首有意見,他們對意大利的著名論斷也有幾分道理:如果它是中立國家,德國隻要用十個師去提防它,如果變成敵國,你要用二十個師去打敗它,如果是盟國,你就得用三十個師去挽救它。但這是過去,在機械化時代,你還得像扶養光吃飯、不幹活的懶漢一樣,源源不斷地供應物資,隻為一件事:不使本來就孤單的軸心聯盟解體。
航空母艦迎著晨光繼續向東,直指馬爾他方向。6點30分,在天空透出的微微亮光下,能隱約看見飛行甲板了。一架架飛機從機庫提升到上麵,整整齊齊排列在飛行甲板上,引擎預熱,隆隆轟鳴聲格外響亮。
6點55分,接到偵察機發來的情報後,戰鬥機和轟炸機出動了,輪子下麵的固定塊被取掉,“鷹”號向逆風方向轉向。飛機一架接著一架地在飛行甲板上吼叫起來,依次升入天際,當這些飛機飛過艦橋上空時,飛行員們都擺出“V”形手勢。
拂曉的曙光從東方慢慢擴展開來。漸漸地人們看見了旁邊的戰列艦的整個輪廓和周圍執行警戒任務的驅逐艦。萬裏長空開始呈現出一片金黃色,雲彩正慢慢升高消散,能見度大約為15海裏。英國飛行員們吹著口哨,不時俯瞰著海麵。
在英國地中海艦隊以東100海裏的地方,意大利維托裏奧?維內托級戰列艦正以15節的中速前進,給他們下達的任務是在撒丁島和突尼斯之間巡航,截擊英國地中海艦隊。了望哨看到大批機群自南而來,還以為是前來掩護的德軍飛機,等看清英國皇家空軍的標誌時,已經遲了,戰鬥隨即爆發。
淒厲的警報聲響遍全艦,炮手們奔向炮位,各種口徑的高射炮在軍艦上空構成一層密不透風的火網,英國飛機像樹葉一般紛紛墜到海裏,一架冒著黑煙的海燕機徑直撞向軍艦,在最後一刻被一串炮火擊中,變成無數個碎片,緊接著又一架飛機貼著水麵過來,從低空掠過軍艦,扔下兩顆炸彈在艦長室不遠的地方轟然爆炸,把船長嚇得不輕,他聲嘶力竭地喊道:“該死的德國飛機到那去了?他們說好要保護我們的。”
在英國戰鬥機和轟炸機與意大利軍艦糾纏的同時,幾架魚雷機衝破驅逐艦的防空火力,投下了魚雷,戰列艦緊急轉向規避,還是有一顆魚雷擊中尾部,炸壞了方向舵。另一艘出了故障的輕巡洋艦落在後麵,成為英國飛機肆無忌憚攻擊的目標,輕巡洋艦的對空火力越來越弱,最後隻剩下一挺雙聯37炮孤零零地開火。
英國飛機繼續輪番轟炸,戰列艦上的意大利高射炮兵拿出了勇氣,90毫米、37毫米和20毫米口徑高射炮,在高、中、底構成立體火網,在空中炸出一團團濃煙,轉眼被強勁的風吹走。半個小時後,英國飛機返航,意大利戰列艦鬆了一口氣,正好方向舵也修好了,艦長對自己軍艦的對空火力相當滿意,命令繼續向西巡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