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漫天飛舞,哨兵的鋼盔和肩膀上堆積起厚厚的雪,仿佛一尊尊雕像。雪吸收了一部分嘈雜,因而狼穴顯得非常寂靜,隻有那座紅牆磚房裏傳來元首時而激昂、時而委婉,時而天花亂墜,時而頑石點頭,時而振奮人心,時而讓人沮喪的講話。
早上的會議就在戈林的開場白和元首的動員講話中結束。為了給會議準備好夥食,負責會議接待的空軍早在三天前就開始忙碌,從哥本哈根、維也納和布達佩斯調來廚師,從克裏木半島運來魚子醬,從芬蘭運來鱈魚,從挪威運來魚翅,從柏林運來麵包,從巴黎運來葡萄酒,從慕尼黑運來啤酒,從斯摩棱斯克運來伏特加,就連餐桌上裝飾的小桃樹也是從柏林的那家花店裏運來的,作為新近征服的成果,還從馬爾他一家溫室花店裏運來了矢車菊,與德軍將帥領章上的矢車菊相映成輝。
下午分組討論,此後的三天裏都是這樣:早上大會,下午小會。此後的會議內容都是研究軍隊建設問題等業務問題,基本上都是陸軍事務,戈林不好插嘴,元首不屑插手,因而會議由最高統帥部副總司令約德爾主持。
在此後兩天的會場上,都是這樣一種景觀:會場上吵翻了天,有時台下眾將向主席台開火,約德爾眾口難辯,難以應付,卻看見元首和戈林談笑風生,談著與會議內容風牛馬不相及的俄國名畫問題。
會上爭論最激烈的是部隊整編問題。德國的陸軍編製本來走在世界前列,各級軍隊“三三製”就是普魯士的發明。麵對演變成世界大戰的嚴峻形勢,按照規範化、標準化的要求,將陸軍部隊重新整編。一是壓縮了兵員:以連為例,在激烈的戰鬥後,原來150人左右的連隊隻剩下100人,如果仍按原來的編製,新提拔的連長往往不能勝任,所以會議上確定將連保持在100人左右,壓縮兵員以後就船小好調頭了。
這樣一來,戰前每個陸軍師1.5萬到1.7萬人,現在壓縮為1萬人,每個軍就是三萬人。再比如,原先德軍的一個連有四個排,現在多餘的排被削減了。
二是改變了混雜的番號,軍、師以下按排名就可以看出部隊的性質。比如以軍為例:凡是帶“0”的軍是技術部隊,如10軍是騎兵軍、20、30軍是山地軍,40軍為巷戰部隊、50軍是極地部隊,這樣一直排到120軍,也就是說德軍有12個技術軍或特種軍。其中60軍為特種裝甲軍,下設重裝甲師,超輕型裝甲師,第三個師是裝甲列車師。
凡是軍番號為1的,如第1軍、第11軍等都是坦克軍,通常有1個坦克師、1個裝甲師、1個摩托化步兵師,有500輛各式坦克;
以2當頭的是裝甲軍,編成內有1個裝甲師、1個摩托化步兵師、1個機械化步兵師,每個這樣的軍有200輛坦克;
第一位數字是3的是摩托化步兵軍,1個摩托化步兵師、1個機械化步兵師,加1個徒步行軍的步兵師,有100輛裝甲師和坦克師淘汰的舊坦克;
以4打頭的軍是所謂的機械化軍,這是德軍從蘇軍手裏學來的,這個軍的情況有點特殊,一般來說,由1個機械化師、2個普通步兵師組成,有的軍,如44軍,隻有30輛輪式裝甲車,其餘都是普通卡車,又如54軍配備有蘇聯的履帶式拖拉機,34軍已經全部換裝了履帶式卡車。
莫斯科戰役時,有15萬輛卡車陷入泥坑,部隊轉入防禦後,這些卡車被拖了出來,但大部分卡車的輪子凍在地裏,在奧卡河當連長的哈羅德把履帶安在沒有輪子的卡車下麵,正好讓施佩爾發現,再加上小夥子是戈培爾的養子,所以前線迅速掀起了一場改裝車輛的熱潮。到這次軍事會議開始前,已經改裝了8萬輛這樣的“四不象”車。
從5開始,一直到8,全部是普通的步兵師,與美國的步兵師不同,德軍的步兵是名符其實的步兵師,每個步兵師擁有5000匹馬,正當蘇軍師長坐著美國吉普車時,德軍步兵師的師長還在騎馬。這樣的部隊占整編後德軍的60%,說到底,這些步兵與普法戰爭時的普魯士軍隊差不多。
在這次會議上,元首許諾,到今年夏天,帝國找到新油田後,給每個步兵師師長配備一輛小車。然而第128軍軍長是幸運兒,會後收到了來自帝國人民議會捐贈的一輛小汽車,原來這個軍的軍長是凱特爾的弟弟。
德軍中以9打頭的軍是最不堪的,都是警衛軍,清剿遊擊隊、守橋、在鐵路上站崗的都是這些二流部隊,類似於保安部隊。其中第9軍是金光閃閃的部隊,這個軍第1師的任務是看守、押運德國和德占區的金庫。而79軍是森林護衛隊,別看名字好聽,其實就是穿軍服的伐木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