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轎車駛入薩爾茨堡,進入了奧地利。窗外就是阿爾卑斯山,景色實在太美了。眼望過去,山巒起伏疊加,山頂白雪皚皚,山腰樹木鬱鬱蔥蔥,山下的河流和散落的農舍、悠閑的牛群……宛如進入人間仙境.
大轎車外風景如畫,薩爾茨堡和林茨之間經過美麗的基姆湖,煙碧的群山,嫩綠的田野,零星的牛羊,低飛的鴿子,偶爾的白樺林,散落的褐色木屋頂的民宅。李德詩興在發,高聲吟詠:“車行碧波上,人在畫中遊。”
基姆湖寧靜而精致,清風徐來,蕩起千層碧波,萬點晶瑩,藍天和白雲都將最美麗的身影留給了這片水域,四麵山色層次分明地棲息在湖水之中,安詳而快慰住在這樣的房子裏。愛娃倚靠在李德肩膀上喃喃:“如果我們在湖畔修建一座小別墅,熱了在湖裏遊泳,累了躺在湖邊的椅子上,該有多好啊?”
李德沒有理睬她的想入非非,凝神回望著遙遠的少女峰。被譽為歐洲之巔的少女峰是全歐最高的山峰,海拔4158米,一年四季頭戴玉冠,肩披冰川,腰係翠林,濯足碧湖,冰清玉潤,清麗俊俏,展芳容於阿爾卑斯山巔,舞長袖與因斯布魯克高地。她的美隻能有神奇來形容。
少女峰的美充滿了活力和變幻。從山下到山頂,景觀層次截然不同,有點綠野仙蹤的意味。山頂雪花彌漫,異常的冰寒;雪密得讓人睜不開眼;而山腰以下,從雪峰深處卻延伸出無盡的翠綠,鮮亮的明黃;和緩的山坡上山花爛漫,村落安詳,鬱金香、紫雲英、雛菊開得轟轟烈烈,美得讓人迷醉。成群的牛羊戴著美麗的牛鈴,一路叮當,漫步在鮮花盛開的原野,這是多麼動人的圖畫!
大轎車行駛途中,愛娃不停地拍照搶鏡頭。元首與隆美爾一路上談著永遠談不完的中東局勢。兩人談話的神情讓人想起兩個詞:幸災樂禍,渾水摸魚。
元首又把話題引到一年前——
←←←←←←←←←
伊拉克起義失敗之後,希特勒雖然表麵上不顯山露水,心裏著實憋了一肚子氣,他下令隆美爾在中東人中間招降納叛,發展武裝力量。
德國人將那些納粹的阿拉伯同情者在希臘雅典附近集中,組建了“費爾米特種部隊參謀部”。該部於1942年1月改編為相當於連編製的“德意誌阿拉伯教導營”。這支部隊通常被稱作“自由阿拉伯軍團”。他們身著德國非洲軍團的製服,隻是在右臂上佩戴有特殊的臂章。
到了1942年6月,隆美爾把該營擴充到一個團,擁有三個營的編製,其中第二營的人員來自法國的北非殖民地。不久後德國國內放映的紀錄片中,德國民眾驚訝地看到穿著德軍製服的黑人士兵坐在坦克上向巴格達前進,這就是“自由阿拉伯軍團”第二營的士兵。
倆人聊完了伊拉克,接著談起敘利亞——
在1941年前,敘利亞一直是法國的殖民地。法國投降後,戴高樂的自由法國軍隊在英軍的支持下,趕走了貝當政府的軍隊,接管了這個國家。1941年年9月27日,“自由法蘭西軍”總司令賈德魯將軍以盟國名義宣布敘利亞獨立,但這是瘸子給瞎子擠眼睛,誰都知道自由法國是英國的傀儡。
隆美爾的非洲軍團占領埃及以後,自由法國匆匆忙忙抬出一名當地長老擔任總統,試圖避開德國的進攻。1942年7月,大馬士革爆發了反法示威,並很快地蔓延到敘利亞其他城市。自由法國在大馬士革的駐軍以坦克和裝甲車在街道上舉行了反示威。法國裝甲車和軍用卡車在阿勒頗和大馬士革街道上巡邏,飛機在清真寺舉行禱告的時刻在上空低飛,大樓的屋頂上都顯眼地架著機槍。這就必然地激怒了當地居民。
敘利亞總統“好心地”勸告法國人禁止他們的士兵外出,以免引起衝突,其實是讓法國人呆在兵營裏作繭自縛,於是反法示威越鬧越凶,而隆美爾樂得隔岸觀火。
1942年8月初,也就是元首在霍爾姆視察工作期間,一支意大利艦隊載著一個師的維希法國軍隊突然在拉塔基亞港口登陸。此時在敘利亞有一個自由法國旅和英軍一個團,雙方隨即展開激戰,本地的法國人把遠道而來的法國人打得落花流水。
但是,戲劇性的場境出現了,登陸艇上升起了德軍軍旗,在飛機和艦炮的掩護下,一個營的德軍海軍陸戰隊上岸了,這些德軍配備有新式豹式坦克,一上岸就把幾輛自由法國軍隊的雜七雜八坦克打回了零件狀態。自由法國的抵抗崩潰了。
敘利亞的動亂引起了連鎖反應。大馬士革、貝魯特和安曼的商場和店鋪都於8月9日關門停業,約旦發生了從法國醫院廣場上射擊的事件。第二天,5月20日,阿勒頗發生了嚴重暴動。死了三名法國兵,傷了一些人。法國裝甲車開到城裏,大肆掃射之後趕走了街上的人。據估計,平民至少有十人死亡,三十人受傷。敘利亞的所有主要城市的商場都停業數天,在阿勒頗,敘利亞憲兵和法國軍隊雙方都在市內巡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