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節 進攻受挫(1 / 3)

“哎呀呀,全年才生產了1640輛,想不通,真想不通,當時我是怎麼想的?”元首一臉迷茫地咂巴著嘴,冉妮亞與麗達麵麵相覷,三軍副官們哂笑,鮑曼時刻不忘為主子打圓場的職責,義憤填膺地揮舞著勺子:“這決不是您的錯,當時負責軍備生產、畏罪自殺的托特博士應該負責。”

“屁,托特明明是飛機失事,拍馬都不會。”希特勒白了他一眼,繼續念念有詞,“1640輛?一年?”

希特勒想得腦門子疼,搖了搖頭,從鐵簽子上咬下一塊烤羊肉,自言自語:“這是什麼調料?味道怎麼這麼衝?”

鮑曼放下刀叉匆匆離開,幾分鍾後回來了,鄭重其事地向元首說,他已經給柏林食品藥品安全監督局拍了電報,設法弄清了這種調料,這叫孜然,主要成分是……

“屁人幹的屁事,戰事這麼緊,盡辦有胡子沒牙的事。”希特勒嗔怪道,但心裏非常受用。善於揣摸主子,盡力討好主子是秘書的基本功,領導身邊要的是奴才,而不是人才,這是一條鐵律。

剛入冬,風還不是那樣寒冷,隻是風力很大。路旁的大樹被風刮得左搖右擺,不時發出嗚嗚的聲音,鐵路兩旁塵土飛揚,撒落在地上的碎紙,被風卷上了天,在越來越亮的天空的高處飄舞著。

這是第三天淩晨,專列在鄂木斯克鐵路中轉站加煤。鄂木斯克土地麵積超過奧地利和匈牙利之和,在鄂木斯克州機器製造業中軍工企業占3/4,主要的軍工企業有:飛機製造聯合公司、運輸機械製造廠、西伯利亞儀器儀表廠、西伯利亞低溫機械廠。

施蒙特送來期待已久的消息:今天淩晨6點,德軍向東大舉進攻,“通古斯大爆炸”行動開始實施,滿車廂的興高采烈,麗達打開收音機,伴隨著雄壯的德意誌進行曲,廣播裏傳來戈培爾總理甜美的聲音:“這裏是德意誌帝國之聲,我代表帝國政府宣布:從現在開始,百萬德國雄獅正向東西伯利亞發起狂暴般的進攻,任何力量都無法阻擋這最後的進攻,斯大林就要被趕到太平洋喂王八啦。另據消息,蘇聯獨裁者已經逃到印度……”

希特勒像吃了蜜一樣高興,手舞足蹈地對滿車廂的人開玩笑說,他們的裝甲列車可以跟在向東挺進的部隊後麵,一路開到太平洋西岸。

“你們誰去過太平洋?”他滿車廂見人就問。誰都沒理他的茬,隻當元首睡覺被子沒蓋嚴,或因海倫悲傷過度說的瘋話,隻有奧地利廚娘天真地問:“太平洋大還是咱們奧地利的月亮湖大?”

他是元首,不是幼稚園的兒童,不能解答洋和湖誰大誰小的問題,便岔開話題:“你做過金槍魚嗎?西太平洋有好多金槍魚。”頓時引來一陣唾沫的轟鳴。冉妮亞不易察覺地在他褲襠抓了一把,壞笑著說:“我摸摸你下麵的金槍魚還在不在,是不是昨晚讓麗達咬掉了?”

希特勒僅僅高興了一個小時,前線的電報雪花一樣湧來,天下無敵誌在必得的德軍隻挺進了三十公裏就全線受阻。希特勒向曼施坦因發了一封措詞嚴厲的電報,讓他不惜任何代價攻克敵人防線。曼施坦因親自開著坦克向蘇軍防線撞擊,碰得頭破血流,差點把小命丟掉。

這裏是蘇軍的鋼鐵基地,二、三十年代就建有一批廠子。戰爭爆發後幾千個廠子一古腦地搬遷過來,鋼鐵廠一座連著一座,年產100萬噸的大型鋼廠就有13座,蘇聯《真理報》曾吹牛說,這裏的河裏流淌的不是水,是鋼液;這裏的山不是石頭,是鐵礦石堆成。蘇軍用230萬噸鋼水沿托木斯克——克麥羅沃——新庫茲涅茨克澆鑄了一條連綿500公裏的鋼鐵防線,德軍的鋼鐵洪流像碰到礁石的海浪一樣擊得粉碎。

按理說元首比誰都焦急萬分:德軍進攻隻剩下十幾天時間了,斯大林的用意很明顯,用這道名符其實的鋼鐵防線把德軍拖個十天半個月,等冬季一到,德軍別說太平洋,連葉尼塞河都到不了,到那個時候,希特勒隻得同意斯大林的條件,乖乖地以鄂畢河為界簽訂終戰協議。興許在美援的支持和盟軍西非登陸的策應下,斯大林還做著反攻倒算的美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