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線戰爭越來越殘酷,貝洛曾給他看過幾張照片,被俘德軍士兵的頭和四肢被砍掉,臉用斧頭劈開,這樣他們的金牙可以被取出來。生殖器被割下,一些傷員的頭放到了另一些被剖開的屍體肚子裏,他們的屍體躺在一攤早就凝固的黑色血跡裏麵。德軍以牙還牙,以血還血,黨衛軍士兵在蘇軍頭上澆水,把人變成冰坨子。有一個國防軍士兵被自己的手榴.彈炸死——他把手榴.彈塞進蘇軍俘虜脖子裏正要跑開,被人家死死拉扯住陪葬了。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德軍一心想著到太平洋抓黃魚吃,把自己的左翼暴露無遺。蘇軍不聲不響地在德軍的後方、蘇爾古特到鄂木斯克的沼澤地裏埋伏了20萬最精銳的部隊張網以待,在德軍機械化部隊的腰部發起攻擊,把排成長蛇陣的德國坦克縱隊一斬兩半。
按理說沼澤裏藏不下這麼多的部隊,但這片沼澤有幾個特殊的地方,一是水比較淺,在冒泡的黑水下麵有一些成片的硬地,好多地方人可以淌過去;二是沼澤中間有星羅棋布的小島,上麵有茂密的、可以藏人的樹林。三是好些地方水底下有天然氣,與水裏的沼氣混合在一起,隻要點燃它就是一座熊熊燃燒的火海。
俄國內戰時期,伏龍芝、布洛欣帶領紅軍在這一帶與高爾察克打得死去活來,雙方都運用過火攻戰術。現在,伏龍芝、布洛欣都不在了,一些幸存的將領對這裏的地形非常熟悉,西西伯利亞第二集團軍司令彼得連科上將對斯大林獻計獻策,製訂了在沼澤中設伏,從後麵踢德軍屁股的大膽計劃。計劃經最高統帥部和紅軍總參謀部不斷完善,形成現在的紅色火焰計劃。
紅色火焰雙管齊下又雄心勃勃的計劃非常簡單:潛伏在沼澤幹島深處的蘇軍大舉一路向北進攻,切斷蘇爾古特到秋明的公路,截斷第四坦克軍團30萬人的後路;主攻方向是從南邊切斷鄂木斯克到新西伯利亞的交通,從後方兜擊德軍,將向東進軍的整個德軍機械化百萬大軍深遠包圍;
那些熟悉情況的將領中也包括羅科索夫斯基,他非常明白這片沼澤十分凶險,也聽到了一些風聲,屢次建議第四坦克軍團司令赫普納上將趕緊從蘇爾古特撤退,還當麵向德國元首哭訴,不料誰都不拿他當根蔥,因為這裏的情況超出了這些按部就班又自以為是者的理解能力,正如希特勒當麵譏諷的:如果沼澤都能燃燒的話,沙子也能當燃料。幸虧這是羅科索夫斯基說的,要是換了別人,早就當成神經病保送到瘋人院麵壁思過。
德軍的偵察機在空中巡邏,習慣於特種戰的赫普納擁於上萬人的便衣,問題是他們的情報被上級當成手紙,連軍團情報處長都自欺欺人:就算俄國人在沼澤裏秘密集結,最多是發動一場打了就跑的騷擾戰鬥,沒有運輸工具,沒有後勤保障,武器彈藥上不去,傷員下不來,他們拿球進攻?
德國人不知道,蘇軍有一件秘密武器:船艙形沼澤越野車。它不是依靠履帶行走,更不是輪胎,而是縱向的螺旋裝置,在泥淖裏能以每小時十公裏的速度機動,運送人員、武器彈藥和給養,自身還配備著雙聯馬克沁重機槍,在一次騷擾行動中僅僅出動了兩艘,就讓陷在泥潭裏的德國士兵大開眼界吃盡了苦頭。
希特勒深身被冷汗泡透了,腦子裏嗡嗡響,一件痛切心肺的事實擺在眼前——進軍太平洋的夢想已成為東流之水。赫普納的第四坦克軍團已經成了甕中之鱉,當然,蘇軍攻占鄂木斯克和新西伯利亞也是癡人說夢,雙方在葉尼塞河終戰已成定局。
憑他超群的理解力,他一眼看穿蘇軍之所以把軍事行動向他托盤而出,並不是仁慈,而是逼迫他立即簽訂停戰協定,斯大林想極力避免這最後的一戰,從而為蘇聯保留一支完整的軍隊。不然的話,今後連國內維穩都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