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網絡連接的三大簡單模式
領導能力
作者:尼古拉斯·克裏斯塔基斯 等
【 原著節選 】
《大連接》
假設你的房子著火了。雖然恰好有一條河從你的房子旁邊流過,但你隻有一個人,你必須不停地往返於河與房子之間,一桶一桶地提水滅火。所以你的努力沒有任何作用——沒有人幫忙,你無法快速運來足夠的水將火撲滅。
現在假設你不是一個人,你還有100個鄰居,他們都願意幫助你,而且每個人都有一個水桶。如果你的鄰居身體特別棒,他們就能在河與房子間來回奔跑,將水桶裏的水澆向大火。毫無疑問,100個人提水滅火的效果肯定比一個人做要好得多。但這樣做的問題是,你的鄰居在跑來跑去的過程中會浪費不少時間。有的鄰居不一會兒就累得不行了,有的鄰居由於動作不協調而將很多水灑在路上,還有的鄰居提著水卻找不到通向房子的路了。如果每個人都各自為政地忙來忙去,你的房子最終還是會被大火燒毀。
不過,你不用擔心,這種事情是不會發生的,因為人們構建了一種特殊的社會組織形式:水桶隊列。你的100個鄰居從河邊到房子排成一線,將裝滿水的水桶傳向房子,再將空水桶傳回河邊。組成水桶隊列,不僅意味著人們不必花時間和力氣在河邊和房子之間來回奔跑,還意味著那些不能行走的人,或是無法提著重水桶長距離行走的人,現在也有事情做了。組成水桶隊列的100個人,可以做200個人的工作——如果這200個人各自獨立行動的話。
為什麼相對於讓一群人各自獨立行動來說,將這些人組織起來一起行動會更有效率,甚至比更多獨立行動的人的效率和還高呢?如果說整體大於各部分的總和,那整體究竟是怎麼變多的呢?“多”出來的部分,又是從哪裏來的呢?僅僅將一些人以另一種方式組織起來,就能夠讓人們的效率翻倍,這真是不可思議。如果說將一些人按“特殊配置”組合成群體,就能使他們與各自獨立行動時相比,做更多的和不一樣的事情,那麼“將一些人按‘特殊配置’組合成群體”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為了回答這些問題,在進入正題之前我們要先對網絡理論的幾個基本術語和概念做一個說明。我們知道,社會網絡對人的影響是方方麵麵的。了解了這些基本概念,在討論社會網絡影響的驚人力量時,我們就能夠把個人的體驗和複雜的思想講述清楚。
我們必須先明確一下群體的含義。“群體”可以按屬性來定義,如,婦女、民主黨人、律師、長跑運動員,也可以定義為我們能夠清楚指認出來的一個特定人群,如“那些人,在那裏等待參加音樂會的那些人”。
大連接洞察
社會網絡和群體一樣也由一群人構成,但包含更多的內容:群體中人與人之間連接而成的一個特定組合。這些連接關係,以及這些連接關係的特定模式,往往比以個體形式存在的個人更重要。正是這些連接關係讓群體做到了沒有連接關係的個人的鬆散組合做不到的事情。正是連接關係導致了整體大於部分的總和。這種連接關係的特定模式,是理解網絡是怎樣發揮作用的關鍵。
拯救一座房子的水桶隊列是一個非常簡單的社會網絡。它呈直線,沒有分支。每個人(除了第一個和最後一個)都與另外兩個人連接,一個在他前麵,一個在他後麵。對於長距離移動水桶這類重物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組織方式。實際上,如何將100個人構建成最佳的網絡組織,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幹什麼事情。
我們再來看另外一種社會網絡:電話樹。假設你要快速地通知100個人,告訴他們學校放假了。在現代通訊手段和互聯網出現之前,這確實是個挑戰,因為人們在家裏沒辦法通過公共資源掌握最新信息(我們可能會想到城市廣場上教堂的鍾聲)。因此,每個人都需要直接聯係。雖然電話讓這件事容易很多,但如果讓一個人去打這100個電話,還是很辛苦。即便某個人已開始這樣做了,要打完所有電話也需要很長時間,到那時,有些學生可能已經離開家去上學了。總之,讓一個人去打所有的電話,辛苦而又低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