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信此時也是無可奈何,既然主持真人都這麼說了,自己也就再說不成什麼了。當日,上清宮內大擺齋宴,款待洪信等一眾官員隨從。
次日無事,洪信便在主持真人的陪同下遊曆龍虎山風光,上清宮勝跡。待轉便了所有宮殿之後,洪信閑庭信步走到了一處僻靜之所,隻見此間宮殿與其他不同,整座宮殿具是黑鐵鑄造而成,大殿頂上一塊鏽跡斑斑的匾額大書“伏魔之殿”。緊閉的殿門上,一道道符咒層層疊疊。
洪信問旁邊的主持真人,“此間是何所?”
主持真人答道:“此間乃先祖大唐洞玄國師封鎖魔王之所,曆經數代天師,每一代都要添加一道封皮,使其子子孫孫莫不敢擅自打開。”
這洪信在龍虎山數日,心中多有煩悶,對這些神神鬼鬼的事情也便起了輕蔑之心。這龍虎山處處裝神弄鬼,如今一座破敗宮殿便說鎮壓著魔王妖怪,這使得洪信如何肯信。
洪信多不耐煩,便要求主持真人打開此間殿門。主持真人費勁口舌,這洪信就是不聽。洪信一聲令下,身邊幾個侍從三下五除二便死掉了殿門的符咒。而後用蠻力撞開殿門。隻見得整座大殿黑洞洞地,昏昏暗暗,陰風陣陣令人肌膚汗毛豎起。眾人一起進到店內,伸手不見五指,洪信叫人舉起十幾個火把,將來打一照亮。
隻見得,殿內空無一物,中央一個石碑,高約五尺,下麵石龜趺坐,半隻身子陷入了泥土裏。石碑上大書四個字:遇洪而開。
洪信哈哈大笑,對主持真人言道:“爾等可看到,遇洪而開,豈不是上天讓我打開此石碑,我且要看看,這下麵的魔王到底是何模樣。”
不由分說,不管主持真人如何的阻止,洪信命手下人,撬開石碑,打翻石龜。當石龜被掀翻到一旁,隻見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一股強大的黑風從石龜坐處拔地而起,呼嘯聲中,鬼哭狼嚎,一時間人人捂住了耳朵,蜷縮在地板上。
不多時,黑風在大殿中盤旋數周,然後一溜煙的奪門而去。黑風一飛衝天,在天空中化作了一聲炸響。化作了點點金光,往四麵八方而去。
正所謂:
千古幽居一旦開,天罡地煞出泉台。
話說那洪信此時被嚇得臉色煞白,知道自己已經做下了禍端。此間龍虎山之行古怪異常,洪信也不敢多做逗留,帶著幾個侍從連滾帶爬的跑出了伏魔之殿,馬不停蹄的離開了龍虎山上清宮。
伏魔之殿內,主持真人一聲歎息,心說此間魔頭已經放出,且不知天下還有幾日的太平光景。
就在此時,門外一聲鶴嘯之聲,一個道童居然乘鶴而來。青衣道童緩緩地走進了伏魔殿。望得地上一片狼藉,便已知曉發生了何事。主持真人見得青衣道童前來,連忙磕頭叩首,口稱弟子萬死。
這道童便是此代的天師虛靖天師。話說虛靖天師在東京汴梁代皇帝完成了祭天祈福大典。剛剛禮畢,心頭一陣思潮,便知龍虎山定有禍事發生。虛靖天師駕鶴一日千裏,緊趕慢趕也沒能阻止住這一場禍事。
虛靖天師麵似秋水,對主持真人說道:“你也休怪自己,此乃天數使然。此間乃是天罡地煞一百零八顆魔星,魔星出世,天地自然有一場禍事,但是天道循環,相克相生,既有魔星降世,必有救星臨凡。此石碑乃是先祖洞玄祖師所立,此石碑能鎮壓魔星數百年,期間必有玄妙,你等且看我的手段。”
說罷,虛靖天師向石碑拜了三拜,然後手捏法訣,腳踏七星。待萬事俱備,天師咬破左手食指,在右手掌心畫了一道九天應元天尊雷符。天師右掌運力,一掌拍在了石碑之上。
隻見得一聲爆響,金光四射,一陣鳳鳴龍吟之聲破碑而出。石碑化為灰灰,隻見金光散去,一條白龍衝天而起。白龍一頭頂破伏魔之殿的房頂,繞梁數周,然後一飛衝天,隱沒在九天虛空之中。
虛靖天師,一聲歎息,口號無量天尊。
魔星出世,白龍升天。群雄並起,武動乾坤。
要知後事如何,且看六壬書新書《水滸繚亂,白玉無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