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也是一種能力,是一種選擇性的放棄。對於一些毫無意義的瑣事,讓我們產生不良情緒的事,應該盡早地忘掉。因為這些心靈上的垃圾對別人來說毫不起眼,也許除了我們自己之外,根本沒有人把它放在心上。隻有我們自己長久地留在心底,好像水彩畫上的一道抹不去的墨痕,影響個性整體的發展與完善。
過去的失敗往往是刻骨銘心的。我們總是忍不住一遍又一遍地假設曾經犯過的錯誤不是這樣或希望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總是不斷提醒自己不要再次犯錯。殊不知這樣一來,無形中失敗的傷痛已經充斥著你的思想,慢慢占據了你的腦海,越想忘記就越會經常想起,自己會陷入痛苦的泥沼無法自拔。你應當抉擇一下,是讓這些錯誤和創痛的經曆傷害你一次,還是傷害許多次。如果我們不斷在記憶中重現舊日疼痛,我們就給了最初導致失敗的因素一再傷害我們的機會。
隻有忘記失敗時的沮喪,才會卸下自己無法承載的重負;隻有忘記失敗後的彷徨,才會釋放自己無處發泄的情感;忘記一個錯誤的開始,有可能得到一個正確的結束;忘記曾經盲目的選擇,有可能爭取到一個清醒的擁有。
也許有人曾對你做出不可原諒的事,也許你對某個人懷抱著怨恨,那麼,請忘記仇恨與不滿,請忽略這些傷害。因為記住那些令你不快的言行是幫助別人打擊自己的最好辦法,你越多“懷念”它一次,你就越多殘害自己一次,那不希望你快樂的人就會越多得意一次。所以,不在乎別人的眼光,不理會別人的冷言冷語,對傷害過你的人“敬而遠之”,是對自己最好的方式。
有些人對自己的工作環境抱怨不斷,上班總是不開心,常感覺心情鬱悶無處解脫。這些人高不成低不就,對現狀不滿又沒有勇氣邁出去,活在自己的矛盾之中,總覺得始終有什麼在拉扯著自己,束縛著自己,走不出困擾的情緒和心境。其實,環境是客觀存在的,並不是隻有你一個人生活其中,為什麼別人每天過得歡聲笑語,而你卻憂愁滿腹?究其原因,正是別人善於“忘記”。
在你心中有著太多與你的幸福不相幹的東西,它們彼此衝突著,擾亂著你的心緒。該是時候好好整理一下了,該丟棄的丟棄,該忘記的忘記。環境是不斷變換的,隻有忘記不快,丟掉煩惱,才會輕裝上陣,主動適應環境。忘記現狀,是給自己專注的力量,忽略環境帶來的影響,專心地做自己應該做的或喜歡做的事。
忘掉一切煩惱,也是快樂的奧秘所在。如同電腦中的垃圾和病毒,隻有定時清理和查殺,電腦才會恢複高速運轉,煩惱如果充盈了人的內心,我們的心靈就像蒙上了一層灰塵,讓我們看不清自己努力的方向。隻有忘記,才會讓人擁有平和的心態和放鬆的精神,這是一切的前提。
在這方麵,大文豪蘇東坡堪稱我們的榜樣。他的心像一座不設防的城池,雖然曾遭人誣害,卻能總是樂觀而寬容,過得充實而自信。在他看來,人的一生是個漫長的過程,所有眼前的事情,在時間的長河裏都顯得那樣微小,真正值得去做的不是怨憤,而是忘記仇恨,繼續創造。
正由於東坡先生能夠及時忘記不該記住的事情,從不計較一時的得失,他才得以留下了許多豪放而豁達的偉大詩篇。可以說,蘇東坡以他的充實一生,留給了我們一部“健忘哲學”。
當你用一種旁觀者的態度去看待你所遭遇的一切不公,並且學著去忘記、去忽略、去等待、去改變時,那麼,擺脫煩惱與痛楚的過程,也就變成了一個成長的過程。
人大多喜歡懷舊,但沉迷於過去會使我們被時代的車輪淘汰。花費太多的精力去緬懷過去,不如快樂地活在當下。過去的輝煌已成為曆史,今天的努力才是成就未來的鋪路石;過去的光環已不再耀眼,今天的拚搏是為了明天的光芒更加璀璨。
在人的一生當中,忘記是醫治心靈創傷、甩掉包袱的最好辦法。這並不是一種懦弱,而是一種力量。丟掉思想的包袱,清理心靈的塵埃,淡化別人給予的傷害,忘記身處逆境的躊躇,把握好今天的自己,就會輕鬆地迎接沒有煩惱的未來。
最需要的才是我們要選擇的
人生麵臨許多選擇,而選擇的前提是懂得放棄,放棄的正確,即是選擇的成功。放棄並不是消極地放手,而是需要睿智的思想和博大的胸懷。放棄,不是噩夢方醒,不是六月飛雪,也不是逃避,更不是偃旗息鼓、甘拜下風,而是在發現了對與錯、真與偽、善與惡、美與醜之後做出的一種選擇。
曾經有種感覺,想讓它成為永遠。過了許多年,才發現它已漸漸消逝了。才知道原來握在手裏的,不一定就是我所想真正擁有的;我所擁有的,也不一定就是我真正銘刻在心裏的。人生很多時候需要自覺地放棄,因為世間還有太多美好的事物。
有一天,坦山和尚在準備拜訪一位他仰慕已久的高僧,高僧是幾百裏外一座寺廟的住持。早上,天空陰沉沉的,遠處還不時傳來陣陣雷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