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隨坦山和尚一同出門的小和尚猶豫了,輕聲說道:“眼看要下大雨了,還是等雨停後再走吧。”
坦山和尚連頭都不抬,拿著傘就跨出了門,邊走邊說道:“出家人怕什麼風雨。”
小和尚沒有辦法,隻好緊隨其後。兩人才走了半裏山路,瓢潑大雨便傾盆而下。雨越下越大,風越刮越猛,坦山和尚和小和尚合撐著一把傘,頂風冒雨,相互攙扶著,深一腳淺一腳艱難地行進,走了半天也沒遇上一個人。
前麵的道路越走越泥濘,幾次小和尚都差點滑倒,幸虧坦山和尚及時拉住了他。走著走著,小和尚突然站住了,兩眼愣愣地看著前方,好像被人施了定身法似的。坦山和尚順著他的目光望去,隻見不遠處的路邊站著一位年輕的姑娘。在這樣大雨滂沱的荒郊野外出現一位妙齡秀女,難怪小和尚吃驚發呆。
這真是位難得一見的美女,圓圓的瓜子臉上兩道彎彎的黛眉,長著一對晶瑩閃亮的大眼睛,挺直的鼻梁下是一張鮮紅欲滴的櫻桃小口,一頭秀發好像瀑布似的披在腰間。然而她此刻秀眉微蹙,麵有難色。原來她穿著一身嶄新的布衣裙,腳下卻是一片泥潭,她生怕跨過去弄髒了衣服,正在那裏犯愁呢。
坦山和尚大步走上前去:“姑娘,我來幫你。”說完,他伸出雙臂,將姑娘抱過了那片泥潭。
以後一路行來,小和尚一直悶悶不樂地跟在坦山和尚身後走著,一句話也不說,也不要他攙扶了。
傍晚時分,雨終於停了,天邊露出了一抹淡淡的晚霞,坦山和尚和小和尚找到一個小客棧投宿。
直到吃晚飯,坦山和尚洗腳準備上床休息時,小和尚終於忍不住開口說話了:“我們出家人應當不殺生、不偷盜、不淫邪、不妄語、不飲酒,尤其是不能接近年輕貌美的女子,您怎麼可以抱著她呢?”
“誰?哪個女子?”坦山和尚愣了一愣,然後微笑了,“噢,原來你是說我們路上遇到的那個女子。我可是早就把她放下了,難道你還沒放下她嗎?”
小和尚頓悟。
生活就是放下和拿起,關鍵是什麼該放下什麼該拿起,不該放棄的絕對不能放棄,該放下的一定要放下,這是做人的原則性和靈活性。
實際上,生活原來是有許多快樂的,隻是我們常常自尋煩惱,空添許多的愁緒。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我們隻知道拿起,不懂得放下——我們有太多的雜念,太多的野心,太多的想法,太多的欲望……
有一個聰明的年輕人,很想在一切方麵都比他身邊的人強,他尤其想成為一名大學問家。可是,許多年過去了,他的其他方麵都不錯,學業卻沒有長進。他很苦惱,就去向一位大師求教。
大師說:“我們登山吧,到山頂你就知道該如何做了。”
那山上有許多晶瑩的小石頭,煞是迷人。每見到他喜歡的石頭,大師就讓他裝進袋子裏背著。很快,他就吃不消了。“大師,再背,別說到山頂了,恐怕連動也不能動了。”他疑惑地望著大師。“是呀,那該怎麼辦呢?”大師微微一笑道,“該放下。不放下,背著石頭咋能登山呢?”
年輕人聞言一愣,忽覺心中一亮,向大師道了謝走了。之後,他一心做學問,進步飛快,最終成為一名大學問家。人要有所得必要有所失,隻有學會放棄,才有可能登上人生的極致高峰。
不能全部享有,就選擇最需要的那部分。
在人們越來越習慣動輒高呼殘酷競爭時,其實學會“放下”的意義就越大。正仿佛當你遭遇滅頂挫折時,不妨手搭涼棚,你一定會發現:天並不會塌下來。這並不是不求上進,恰恰在於懂得放下的人,才最終會贏;而整日忙碌不休的人,收獲的往往隻是焦慮和疲憊。
也許人生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放棄,又不斷得到的過程。關鍵是要學會放棄,因為放棄,也是人生的一種選擇。放棄意味著什麼?放棄是一種勇氣,但放棄絕不是對自己的背叛,放棄自私,放棄虛偽,你就會變得高尚,你生活的天空將是晴空萬裏。放棄一段縹緲的感情,你就會變得踏實,如釋重負,輕輕爽爽。
放棄,不是怯懦,不是自卑,也不是自暴自棄,更不是陷入絕境時渴望得到的一種解脫,而是在痛定思痛後做出的一種選擇。
放棄,不是退避,是一種儲藏,儲藏更大的勇氣。所謂“大丈夫能屈能伸”,“能屈”不是懦弱,是一種長遠的策略,是為了“伸”得更遠。
曾經有這樣一句話:“沒有遺憾的人生才真該有遺憾!”讓人感觸頗深,也許人生本就是這樣的。放棄悲傷,你將收獲快樂;放棄痛苦,你將獲得幸福;放棄寒冷,你將收獲溫暖。有時候,人確實應該學會放棄,畢竟這個世界上有許多東西,並不屬於自己。它匆匆而來,而後又匆匆消失。為什麼一定要去挽留,有些事、有些人,是我們欲留而又留不住的。曾經擁有也是一種美,那一段的回憶,可以讓我們用一生的時間去回味。世上的一切本身就充滿了各種矛盾,你不可能同時擁有你想要的一切,隻有放棄一些,你才能得到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