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是這麼讚賞我的。這是我一生中所得到最好的安慰——它不僅使我的精神重新振作起來,而且還大大增強了我的自信心。”
是呀,生活中我們遇到一點挫折,就那麼傷感,總是念叨著負麵的理由,為何我們不讓自己多想著生活的正麵呢!即使一些事情錯了,錯也有錯的價值,何況一切情況並非最糟糕的呢!
人類最大的悲哀莫大於人心的死亡。一個真心向善的念頭,是最罕有的奇跡,而讓奇跡隕滅的,往往不是錯誤,是一顆冰冷的、不肯原諒、不肯相信的心。
人人都想做出一番事業,許多人卻栽在一件小小的挫折中,變得一蹶不振;反之如果挺過去,前麵又是一個天。
人活著,要讓自己活得有滋有味,要讓自己活得豐富多彩,要讓自己活得有價值、有意義,隨時隨地不忘讓自己充實些,這是對人生最好的詮釋。
走出生命中的“多納爾關口”
在人的一生中,會經常遇到要為顧全大局而犧牲局部的情況。我們必須不斷地權衡輕重得失,以決定犧牲的分量和等級。
為了工作,我們可以犧牲娛樂;為了孩子,我們可以犧牲睡眠;為了保全生命,我們可以拋棄身外之物。但是當我們遇到比生命更寶貴的事物時,則不得不犧牲生命。如果不懂得這一道理,其後果將是不堪設想的。
1846年10月,多納爾家族一行87人在前往加州的路上被大雪阻隔,他們被困在關口裏。40天後,有一半的人陸續死於饑餓和疾病。
最後,終於有兩個人決定出去求援。他們在徒步可及的範圍之內,很快就到達了一個村莊,並帶回一個救援隊,使其他幸存者得以獲救。
你是否覺得好奇,在麵臨饑餓和死亡的狀態下,他們為什麼等待了40天,才決定放棄那個地方?為什麼沒有人願意冒險出去求援?原因很簡單——他們不願意放棄身邊的財產。
他們曾試圖把馬車和財物拖走,結果搞得筋疲力盡卻徒勞無功,隻好作罷。就這樣任由大雪圍困在關口,直到耗盡所有的食物和供給。
想想看,我們是否也經常陷入這種“關卡”呢?由於害怕失去既有的社會地位、豐厚的收入、漂亮的辦公室以及握在手中的權力,多少人放棄了新工作的挑戰,寧可守著一份並不喜歡的工作,虛度數十年的光陰。當你的生命越是往前走,你就聚積越多的包袱和負擔——財產、名位、習慣、人際關係、應該做的、必須做的……不斷地增加,於是更加依戀這熟悉的一切,舍不得放下。由於害怕失去擁有的一切,多少人不願意冒險、恐懼突破,不敢離開那種一成不變的生活,以致平凡無趣地走完一生。
這也就是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寧可留在熟悉的地獄,也不願走進陌生的天堂。為何有那麼多人把自己困在無形的牢籠內,而無法走出生命中的“多納爾關口”的原因。
大名鼎鼎的日本東芝公司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曾有過不良記錄,當時經濟蕭條,日本局勢風雨飄搖,偏偏這時,東芝公司高層的某些人不思進取,整日困於酒食,飽食終日,不思進取,業績一落千丈。高層的行為影響全公司,整個東芝一時彌漫著一股奢靡腐朽的死亡氣息。
土光敏夫改革東芝的主要手段便是“撤其酒食”,強行命令下屬戒掉貪圖享受、不思進取的惡劣風氣。東芝由此才又慢慢走上正軌。
此事非常值得中國企業與企業家借鑒,很多人在賺了一筆小錢後馬上就去揮霍享受,完全一副暴發戶的沒出息樣。不改掉這一惡習,必無大成就。
少年孟敏背著一個沙鍋趕路,不小心繩子斷了,沙鍋掉到地上摔碎了,可是孟敏卻頭也不回地繼續向前走。路人喊住孟敏問:“你不知道你的沙鍋摔碎了嗎?”孟敏回答:“知道。”路人又問:“那為什麼不回頭看看?”少年說:“既然碎了,回頭有什麼用?”說完他又繼續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