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一段時間,這個人把隔在魚缸中間的玻璃取了下來,結果是什麼呢?這條魚每天都可以在這些鮮美的水草中間遊來遊去,卻從不張開嘴去吃這麼水草,它已經認定了這些水草是吃不到嘴的,所以這條魚最後就餓死在這些鮮美的水草中間。
很多時候我們每一個人都像這條魚一樣,不可避免地會遭受挫折,遭遇失敗。但是人是不可能脫離社會、脫離人群而生存的,所以我們可能會因遭受到嚴重的挫折而沮喪消沉;可能因勞而無獲,因希望破滅而心情沉重;也可能因一次失敗而從此一蹶不振,對自己失去了信心,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懷疑周圍的一切,當機會真正來臨時,也會視若無睹,正如這條魚一樣,最終寧願餓死,也不敢去試一試,去拚一拚。
其實失敗並不可怕,關鍵是我們在失敗之後如何去麵對。人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不僅會承受外界的壓力,而且還時時受到自身的挑戰,所以我們在遭受失敗和挫折時,首先應在心理上戰勝自己,直麵自己,認真地分析失敗的原因,不要牢騷滿腹,怨天尤人;也不要低估自己的能力,自哀自憐。我們要自信地從挫折和失敗中站起來。除非你自己放棄,否則你永遠也不會被打垮!你若在失敗和挫折麵前低頭認輸,那麼你就真正地失敗了,就算是有再多的機會,你也不敢去嚐試,寧願放棄一次次唾手可得的機會。久而久之,你就會像這條魚一樣,對機遇視若無睹。
成功來自於失敗。因此,隻有從失敗和挫折中學得經驗,吸取教訓,才不會再次失敗。每一個有成就的人在成功之前,都曾經曆過無數的坎坷和失敗。把錯誤和失敗當做學習的機會,也許會再次遭受失敗和挫折,屢次三番如願以償地達到目的。然而每一次學習,我們都能增加一份收獲,積累一份經驗,並向目標更邁進一步。因為隻要能從失敗中吸取經驗,都會促進成長。
請不要將自己的期望值定得太高,超越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不斷地給自己訂一個合理的目標,時時以自己為對手,戰勝自己,今天的自己要超越昨天的成就,明天的自己又有一個更高的目標,並時時為自己設想一些危機或挫折情形,就算再次遭受失敗,我們也不會束手無策,手忙腳亂。如此,才能使自己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鬆下幸之助曾在他的管理日誌中說:“世界沒有真正的失敗,因為宇宙萬物時時都在變化,日日都在發展。這是個大原則,不管如何,失敗都隻不過是不斷茁壯發展的過程之一,在某個期間或許算是失敗,但轉移後,又是一片無限生機……”所以,正確對待失敗的人,才是生活中真正的強者,才會真正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千裏之行,始於足下
現實生活中,幾乎沒有人喜歡失敗,可惜這個世界沒有永遠的成功者,換句話說,也不應該有永遠的失敗者。人生是一場搏鬥,誰也不是常勝將軍,成功者與失敗者的區別在於,前者有麵對失敗並超越它的勇氣和能力,後者正好相反,在失敗沼澤中難以自拔!
一個人如果想有目的地、有效地生活,就必須培養自我控製能力,將壓力變為活力,而不是一份沉重的負擔。隻有如此,他才能攥緊自己命運的韁繩。一個意誌堅強的人,世界也得讓他三分;相反,一個意誌薄弱的人,世界就欺他三分。
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在韓國,最大的不鏽鋼廠家——三美集團在亞洲經濟危機下倒了閉。該集團60多歲的副主席,由於企業破產,個人資產也所剩無幾,無奈之下重新回到職業培訓所,接受餐館服務生的培訓。然後,他選擇了以前經常光顧的一家著名飯店應聘。飯店老板念其從前經常照顧生意,答應讓他在前廳當了一名端盤子的侍者。上班期間,他常遇到一些過去與他交往甚密,乃至莫逆之交的企業界、銀行界熟人。這時候,別人難免有些尷尬,他卻十分坦然。他說道:“工作不隻是謀生的手段,更是高貴心靈的營養。”
常言說得好,“天不會塌下來”,不管碰到多大困難,也必須挺得住,才能化解一切壓力,最終輕裝上陣。對於未來,每個人總覺得遙遠、模糊,如果分幾個階段,就會感覺離自己很近。誰都一樣,不管他(她)的起點多麼低,距離未來多麼遙遠,隻要堅實地走、認真地走,哪怕走的隻是一小步,都是和未來靠近。
人生在世,誰都會有不順心的時候,做個有耐心的人不容易,做到平心靜氣更是一種境界、一種氣度和一種修養。
事實上,你用正確的態度對待生活中的一切,一切也會給你同樣回報。人生離不開利益,但也不能隻盯著利益,利益不是萬能的,莫讓利益遮住眼,走出利益,天地就會變得越來越寬廣。
有一個從名牌畢業的大學生,非常期盼進入一家大公司工作。於是,他給公司總經理寄去一封短箋。很快他就被錄用了,原來打動該公司老總的不是他的學曆,而是他那特別的求職條件——請求隨便給他安排一份工作,無論多苦多累,他隻拿做同樣工作的其他員工一半的薪水,但保證工作做得比別人還要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