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困難麵前不必畏懼,笑迎挫敗迎難進(3)(2 / 3)

被公司錄用後,他果然幹得很出色,公司主動提出給他加薪,他卻始終堅持最初的承諾:比做同樣工作的員工少拿一半的薪水。

不久,因受所隸屬的集團經營決策失誤影響,公司要裁減部分員工,很多員工無奈地失業了,他不但沒有下崗,反而被提升為部門的經理。這時,他仍主動提出少拿一半的薪水,但他工作依然兢兢業業,做著公司業績最突出的部門經理。

以後,公司準備給他升職,並明確表示不讓他再少拿一分薪水,還允諾給他相當誘人的獎金。麵對如此優厚的待遇,他沒有受寵若驚,反而出人意料地提出了辭呈,轉而加盟了各方麵條件均很一般的另一家公司。

很快,他就憑著自己非凡的經營才幹,贏得了新加盟的公司上下一致信賴,被推選為公司總經理,當之無愧地拿到一份遠遠高於那家合資公司許以的報酬。

一位記者追問他當年為何堅持少拿一半的薪水,他微笑道:“其實我並沒有少拿一分的薪水,我隻不過是先付了一點兒學費而已,我今天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在那家公司裏學到的經驗……”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一個人的起點比他人低,隻有比別人付出更多,才有出人頭地的希望,如果為了日後更大的收獲,果斷地舍棄眼前的一些小利,不失為明智的舉措。

現代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在這個環境裏,一個人麵對變化速度和複雜性成幾何級數增長,麵對種種突如其來的挑戰,我們唯有具有自我實現的強烈願望,並通過在個人努力與環境、實力之間進行匹配,才能夠贏得未來!

這是一位女企業家的親身經曆:

那一年,她在一家公司打工。老板是位廣東人,對下屬非常厲害,但他是個說一不二的人,該給多少工資、獎金不會少一分,員工都拚命地工作。

公司有個規定,不準相互打聽誰得多少獎金,否則“請你走好”。雖然很不習慣,員工還是一直遵守著。有一個月,他們都發現自己的獎金少了一大截,開始不說,但情緒總會流露出來。那天中午,吃工作餐時,大家見老板不在公司,就有人摔盆碰碗發脾氣,很快得到眾人的響應。

作為剛來公司不久的她,一直安安靜靜地吃飯,與熱熱鬧鬧的抱怨太不相稱了,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他們問她,難道你沒有發現獎金被老板扣掉一部分嗎?她有些吃驚了,整個餐廳一下子安靜下來,人人都被扣了,為何她得以逃脫?其實,她是被扣得最多的一個。然而,她什麼都沒有說。

不久她被提升了,他們又忌妒又羨慕,她的工資會高出一大截來,還有獎金。很久以後,她向他們描述當時自己的心情,她的確沒有裝蒜,她隻是想這個月一定做得不好,所以才隻配拿這份較少的獎金。後來,大家離開了那家公司,跳了幾次槽,都沒有跳到一個滿意的地方。此時,她已做到了公司的副總,是標準的白領麗人,誰能想到幾年前,她不過是很憔悴且人到中年的下崗工人。

人生真奇妙,怠也不成,躁也不成,不怠不躁是一種立世和行事的尺寸,隻有把握了不怠不躁的尺寸,才能順利抵達成功的彼岸。

麵對生活,許多人從不習慣放低姿態,麵對眼前五光十色、流金淌銀的社會,我們認為索取是最重要的,於是,我們越是不滿足,越是得不到想要的林林總總。其實,海納百川,成汪洋之勢,是因為它位置低。

“千裏之行,始於足下”,浮躁是大多數人通往成功之路的攔路虎。即使一個人有最好的條件,如果不將自己放在最低處錘煉,勢必坐吃山空,抑或到處碰壁。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夕

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一個夢,都希望自己是一位叱吒風雲的人物。創業者的心態和條件各不相同,但成功是每個人都期盼的。美國作家馬克·吐溫與郝威爾參加教會聚會時碰到天降大雨。郝威爾見這鋪天蓋地的大雨,不禁悲從中來,他喃喃地問馬克·吐溫:“這雨要下多久啊?你看這雨會停嗎?”馬克·吐溫回答:“所有的雨都會停的。”

在活生生的現實世界裏,像蓋茨、戴爾這樣的幸運兒畢竟是少數的。據有關調查,得到的數據,在美國中小企業中,約有68%的企業在第一個5年內倒閉,19%的企業可生存6~10年,隻有13%的企業壽命超過10年。中國中小企業的研究數據可能不會這樣“殘酷”,但不可否認的是,許多創業者都在他們的創業之路上遇到過失敗和挫折。

商業合作夥伴的不歡而散、商品缺乏市場銷路、財務危機,等等,都是創業者可能麵對的事情。在失敗和挫折麵前,創業者不能失去對未來的信心,更重要的是要學會“笑對失敗”。

20世紀最偉大的勵誌成功學大師拿破侖·希爾在他的十七條成功法則中,其中一條就是“笑對失敗”。他深信,“失敗”是大自然對人類的嚴格考驗,考驗這個渴望成功的人是否應該得到成功的碩果,也借此燒掉人們心中的殘渣,使人類這塊“金屬”因此而變得更加純淨。他忠告道:“命運之輪在不斷地旋轉,如果它今天帶給我們的是悲哀,明天它將為我們帶來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