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當盡量過好每一天的生活,因為人生的時日有限,任何人都不應虛度。人當珍惜、把握、善用每一天的光陰。
一個人要在各種情況中都熱愛生活,有時是非常困難的。當你的身體疼得要命、當你發現自己得了不治之症、當你剛剛失去工作、當一份你所珍視的情誼被破壞時,實在很難心懷感激。
但是,我們可以學習去感謝生活。因為,當我們軟弱時,生活會賜給我們力量,讓我們不僅在自己的家庭中做得好,還讓我們在自己的工作當中,同樣也做得好。
詹姆士·馬丁森在十幾歲的時候,夢想將來有一天能成為美國下坡滑雪隊的隊員。但是他卻被征召入伍,並被送到越南。他在那裏踩到了地雷,受了重傷而失去了兩條腿。他變得怨天尤人,酗酒、吸毒,甚至想要自殺。
後來詹姆士遇到一些基督徒,教他如何改變自己。開始時他並不相信,不過最後他改變了自己。他回想:“我雖然失去了雙腳,但我開始在我的內心經曆一些嶄新的東西。”
詹姆士熱心於傳揚福音,他開始對青少年傳教。他們熱切地請求:“來跟我們一起跑嘛!”他回答:“我沒有辦法,我沒有腳。”他們說:“你有輪椅呀!”
於是,詹姆士開始了在輪椅上的賽跑,並最終成為大贏家。人們常常這樣問他:“是輪椅馬拉鬆改變了你的生命嗎?”他非常肯定地回答:“不!是生活改變了我。”
一個人要成功、要發展,離不開開拓,隻有開拓,才能不斷找到更多更好的發展空間,找到通往成功之路。
我們天天渴望有一個好的環境,我們渴望別人能夠為我們預備一個好的環境,渴望有一個非常美好的家庭。但是我們忘記了一點,這樣美好的家庭,這樣和睦同居的環境,首先需要我們自己的開拓,需要我們自己去打造,需要我們大家共同努力。
一位作家的對門,家裏剛裝修完,買了家具,要把家具搬來。就在那個時候,不巧的是,這家的主人不在,那些搬運工就把家具、沙發等都搬上來了。就放在了他們家門口。他出去一開門,一股濃煙就進來了,在他的門口,有一大堆煙頭,不但如此,抽煙的人還在吐痰,滿地亂七八糟的,盡都是煙頭和痰。
當時,他勃然大怒,剛想說兩句,理智就戰勝了情緒,他覺得自己先跟對方講一講道理。於是,他看著他們,他們也看著他。他們知道錯了,他們說,我們一會兒就拿笤帚掃了,他說:你們也挺累的,把東西搬到屋裏,就可以走了。如果你們渴了,我家裏有水,他們說:不必了。
於是,這位作家就下樓了。幾個小時以後,等他回來,他發現家門口已經打掃得幹幹淨淨。
確實,我們常以為人生的路愈走愈窄,麵臨絕境。但事實上,生活常借著苦難使我們的道路比以前格外寬廣,使我們領會到“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
一個人不論在怎樣的境遇之中,都要保持一份自省的精神,以適應各種情況的發生。我們不僅要接受別人的挑戰,還要超越別人的挑戰,才能成為贏家。
麵對生活中的許多問題,多數人從不習慣思考,總認為辦法是最重要的。於是,越是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越是得不到想要的林林總總。其實,沒有思考的辦法,永遠隻會讓問題越來越多。
事實上,人不論在有多難的時候,都要相信路的旁邊還有路。生活永遠留給積極向上的人,生活一定會留給尋找機會的人,生活永遠留給不放棄的人。
達拉斯市郊的格倫湖地區俱樂部高爾夫球場外,每天都有一個墨西哥裔的美國孩子隔著鐵絲網看球,他恨不得變成小鳥飛進去打球。然而,因為家裏非常貧窮,他隻上過7年學,高爾夫球場的大門似乎永遠也不會為他開啟。但是,這一切並沒有使他灰心,他首先設法當上高爾夫球場一名園丁。
不久,一個偶然的機會使他成為球童,為玩球的富人做背球杆、撿球等雜事,這樣他就可以利用黃昏的時間到球場上打一會兒球。後來,經過不斷努力練習,他的技藝日臻完善,這隻醜小鴨已經成長為一隻羽翼豐滿的天鵝,他兩次榮登美國高爾夫公開賽冠軍寶座,1971年囊括美國、英國、加拿大三項公開賽冠軍。
這隻醜小鴨是誰?他,就是威震球壇的李·特雷維諾。
天地之大,我們可以用心裝下。我們每個人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隻有盡心融於世界,世界才會對我們真正接納。
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一個人相信路的旁邊也有路,不僅是一種做人的高境界,更是一種處世生存的大智慧。因為這種人樹立了理想和事業心,體現著人類進取的勇氣與力量。
在生活的矛盾中實現人生的意義
人生有涯,精力有限。一個人手中總握著許多“氣球”,比如名利、財富、權勢、地位、愛情,等等,但是,為了達到我們更遠大的目標,充分實現我們的人生價值,必須放飛手中的氣球,一心一意去追求。隻有放棄,才能騰出更多時間去創造,從而贏得成功。
人人都有自己的優勢,重要的是如何把握並轉變為成功的機會,換句話說,我們唯有善於積蓄、發展優勢,使優勢與機遇擁抱,才能贏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