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別太在意流言飛語,自己的路自己走(3)(2 / 3)

無論在過去這段漫長的時光裏,夢想曾經被你遺忘在哪個角落,被哪個你在乎的人“偷走”或者改掉,馬上試著去把它找回來吧。其實,它從來都沒有真正遺失過,而隻是被太過忙碌的你暫時擱置了一段時間。

無論如何,生命隻有一次,如果不想讓自己遺憾,唯一的方式就是遵從自己的內心,為自己真正在乎的事情努力,而不必為誰的言語所左右。人生是自己的,如果真的有命運這麼一回事,那就相信它是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吧。無論到了什麼年代,無論這個世界變成什麼樣子,藏在我們心中那些大大小小的夢想,永遠都是沒有人能奪走的。

他14歲之前都在農村生活,家裏一共有18個兄弟姐妹,他排行第12。因為孩子多,家裏的生活極其困難,在他的記憶中,他和兄弟姐妹幾乎沒有吃過一頓飽飯。

生在貧困的農家,他自然無法接受良好的教育,卻偏偏愛上了文學。每讀一本書,他都像是發現了一個寶貝一樣。小學三年級以後,他每天都要抱著一本書才睡得著,如果哪一天晚上找不到書可以看,一整個晚上都會失眠。從那時候開始,他就立下了一個誌向:長大要成為一個作家。

然而,當他將這個願望說給父親聽時,卻遭到了父親嚴厲的反對。父親問他,長大要幹什麼?他說,長大一定要當一個受人尊敬的作家。父親又問,作家是幹嗎的?他說,作家就是將自己寫的文章寄出去,然後坐在家裏等著人家把稿費寄過來。

父親聽了他充滿稚氣的解釋,當場就給了他一巴掌,罵道:“這個世界上哪有這麼好的事情,如果有,我就先去做了,哪裏還輪得到你?別再做夢了,那是不可能的!”

他沒有反駁父親,而隻是在心裏暗暗地對自己說:為什麼不可能?我的字典裏是沒有“不可能”這三個字的。

由於涉獵的書籍很廣泛,他的眼界變得越來越開闊了。隨著對外麵世界的了解,他漸漸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長大後要去環遊世界,飽覽世界各地的大好風光。

小學五年級時,他考試得了第一名,老師送給他一本世界地圖作為獎勵。捧著這份珍貴的獎品,他很開心。因為,他可以從地圖上,更加直觀地了解自己居住地以外的世界了。

有一天,母親讓他給家裏人燒水,他邊燒火邊捧著那本地圖冊看,翻到埃及那頁的時候,他被埃及神秘的文化深深地吸引住了。他一邊看著地圖,一邊感慨世界的遼闊,想象著埃及的金字塔、獅身人麵像、埃及豔後,對埃及充滿了向往。

這個時候,父親走出來問他在幹什麼,他說在看埃及的地圖。父親奪過他手中的地圖冊,上去就是一巴掌,說,“幹活就要有個幹活的樣子,看什麼地圖?還不快去燒火!”父親又急著說:“我可以保證,就憑我們家這樣的條件,你這輩子都不可能去埃及那麼遠的地方,所以我勸你,不要再做那些白日夢了!”

然而,他卻並沒有忘記自己的作家夢,並且一做就是二十年。二十年後,他成為了一個天天坐在家裏寫作、靠著自己不菲的稿費收入、過上了中產階級生活的作家。當初那個不切實際的理想,現在卻變成了現實。

不僅如此,他還以學者的身份來到了埃及。站在氣勢宏偉的金字塔下,他的心中發出無限感慨,童年的記憶再一次浮現在他的腦海裏。於是,他買了一張明信片,並寄給遠在家鄉的父親。

他寫道:“親愛的爸爸,記得小時候你打我一巴掌,說我不可能到埃及這麼遠的地方。而現在,我就坐在埃及金字塔前麵給你寫信。我要告訴你的是,你的兒子很爭氣,童年的兩個願望,我都實現了,我不但成了作家,還到了埃及。”他一邊寫著,一邊不停地掉下眼淚。

父親在收到那封信的時候,感慨地說:“哎喲,真是想不到,我這一巴掌居然把兒子打到埃及去了!”

後來有人問他,是什麼力量讓他將自己的理想變成現實的?他說:“因為我不相信命運,也不相信有什麼不可能的事情。我堅信,命運掌握在我自己的手裏,而我有能力實現自己的夢。”

他,就是著名作家林清玄。

仔細想想,人生其實真的沒有什麼不可能。更多的時候,束縛我們的,並不是我們生存的環境,而是我們自己的心。隻要我們相信自己,並且不斷地為之努力,就一定可以為自己爭得不一樣的命運。

減少患得患失,保持良好心態

人生多無奈,我們常常很想得到一件東西,可是我們總好像得不到。然而,很多能夠得到自己想要東西的人卻不能夠牢牢地抓住自己的機會。或許,人就是一個矛盾體,我們總擔心自己得不到,可是得到了又害怕會失去:苦惱於自己不能得到,而當可以得到的時候又不能果斷地接受、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