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缺乏熱血戰士,無數人為了抗戰大業而犧牲,但是也同樣不缺乏漢奸,更不會缺乏那些自私自利,隻為自己打算的人,這其中就有一個人。
當初鄭海平盤踞西山島,結果手下人誤抓了劉楊,結果是放不得殺不得,最後還是錢師爺出了個主意,才化解了西山島的危急,也促成了劉楊和鄭金鳳的一段姻緣,說起來還是一段佳話。
後來劉楊奪了鄭海平的軍權,兼並了獨立營,卻把鄭海平捧上了行政長官的位置,總管數縣,即便是現在,最少名義上還是三縣的行政長官。
鄭海平雖然不是很滿意,但是最少活的還很滋潤,畢竟身份在那裏擺著,自己是劉楊的嶽父老泰山,劉楊勢力越大,鄭海平的身份也就水漲船高,如今即便是見到蘇省主席,那也要喊一聲老哥。
鄭海平雖然暫時沒了多大權利,但是還是比較滿意的,這個行政長官掛著,不時的去宜興長興巡視一下,還是很有成就感的,或許等劉楊攻占了更多的地盤,自己的勢力還能更大一點。
但是自從成了行政長官,鄭海平就開始注重籠絡官員,比如說西山縣的楊光泰,宜興縣的周景文,長興的張長江,甚至那些秘書呀什麼的,鄭海平都在籠絡他們。
隻是世事就是這樣,永遠是有了新人就要疏遠舊人,或者說不叫疏遠,隻是形式變化,自然而然的有些人跟不上步伐了,感受最深的自然是鄭海平曾經的師爺錢學義。
錢學義不過是個讀書人出身,並沒有什麼經天緯地之才,既不會打仗,又不會治理,最多就是個狗頭軍師,但是如今和從前不一樣了,鄭海平身邊自然而然的圍聚了很多人,有很多想要抱上劉楊大腿的,就會選擇鄭海平作為一個突破口。
劉楊不好糊弄,除非真才實學,或者是有真本事,根本不受奉承那一套,但是鄭海平可以呀,因為鄭海平有權利任命官員,當然除了宜興和西山縣的縣長,如今長興縣的張長城就是鄭海平的人,還有宜興的秘書等等,都是鄭海平任命的官員,所以自然有的是人抱大腿。
人多了,人才也就多了,甚至其中有從國外留學回來的,落腳在西山縣,有想法的就圍在鄭海平身邊,這人才多了,鄭海平自然而然的就冷落了錢學義。
到如今,錢學義雖然同樣是個富家翁,吃喝不愁,但是哪還有當初的光鮮,甚至很多人都已經不認識他錢學義是誰了,鄭海平還很少在聯係他,也用不著他出謀劃策了。
地位的差異,讓錢學義有些接受不了,心中對鄭海平難免有些怨言,覺得鄭海平不仗義,覺得鄭海平虧待了他,當初可是對他言聽計從,更是把兄弟,可是現在自己去見鄭海平,還需要人通報,還需要等候,這更讓錢學義難受。
如果沒有人蠱惑,錢學義最多就是抱怨,也不至於做出什麼來,但是有人接近了他,不停的將這樣太讓人寒心的念頭灌輸給錢學義,經常宴請錢學義,一開始並不暴露身份,隻是隨著錢學義抱怨,慢慢地兩人越走越近。
終於有一天,那人露出了真麵目,他從錢學義嘴裏套出的消息,已經為錢學義轉化為了金錢,而且這些錢錢學義不知不覺已經收了,這讓錢學義財產一下子增加了近倍,而另外一張委任狀放在了錢學義的案頭,那是日軍委任錢學義去泰興擔任縣長的委任狀。
一開始錢學義也不肯就範,但是收的錢已經成了事實,而且自己和這個奸細過從甚密,一旦暴露結果——錢學義不敢想,他深知劉楊的狠辣,一旦做了漢奸怕是隻有一條路走到黑。
不從,隻要這委任狀捅出去,所有的證據都會交出去,劉楊能放過自己嗎,但是同意了,自己怎麼出西山島?
出不了西山島就隻有西路一條,錢學義掙紮了好久,最終卻還是選擇了屈服,隻是錢學義不知道,這正是鄭海平不用他的地方,鄭海平老奸巨猾,怎麼會看不透他,隻是沒有想到錢學義到了這種地步還是被人利用了。
錢學義一旦淪陷,就再也沒有回頭的機會了,心思縝密的錢學義,慢慢地將老婆孩子送出去,當隻剩下自己的時候,才開始真正的為鬼子做事,其實也沒有多久,錢學義就接到了一個任務,想辦法將鄭海平騙出西山島。
原本錢學義還在絞盡腦汁,但是誰也沒有想到,這機會很快就有了,機會是蘇生主席送來的,為了更好的抗日,蘇省要召開一次動員會議,所有的行政長官都要參加,自然鄭海平代表太湖是要參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