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舉報者非常堅韌,被雇主指控失職或精神不正常時,仍不屈服;在警方和監管機構未對舉報作出回應時,克服懷疑;拒絕誘惑,不接受封口費與和解。這類舉報者似乎有一個共同點,他們說,如果閉上眼,或者讓了步,他們的內心衝突非常厲害,而相信自己,會讓任何外界加諸他們的懲罰都相形見絀。
然而,懲罰可能是非常殘忍的。金姆·霍爾特舉報之後,好幾年不能重返崗位。“我女兒在學校受到威脅。與此同時,她還看到媽媽受到嚴重威脅,甚至生了病。”她說,“但我會換一個角度想問題。我有丈夫,有金錢作後備,我從未真正失業,媒體也支持我。”
彼得·加第納就不像霍爾特那麼幸運。他的旅遊公司曾經“接待”沙特官員,2004年,他向英國嚴重欺詐辦公室(SFO)舉報,那些官員的費用由英國國防承包商BAE支付。加第納原本與BAE簽有利潤頗豐的合同,但後來終止,因為律師建議說,英國新反恐法裏有反賄賂條款,這意味著他的業務再繼續下去可能違法。但在終止合同並向SFO舉報後,加第納的日子一落千丈,他本來擁有豪車和私人飛機,在倫敦郊外擁有帶6個臥室的住宅,現在他失去了住所、事業、藝術收藏、退休金,也失去了家庭。
最初SFO調查加第納本人。“沒人願意雇用一個被調查的人。我身無分文。”他的婚姻解體了。“那是最糟糕的。”他說,聲音很低,幾乎聽不到。後來SFO對BAE的調查被時任首相布萊爾以國家利益為由撤消,此時加第納拚命謀生。“我開始做清潔工,打掃教堂。”他說他當時告訴自己,“這是真實的世界,這就是真相。”辯護又花了他4年時間,最後美國司法部對BAE進行了調查,認定它在一些交易上誤導美國當局,對它罰款4億美元。
經常遇到“封口費”問題
英國與美國對舉報相關的法律孰優孰劣,在舉報者的圈子裏有著激烈爭論。英國法律的優點在於它覆蓋每一個人,不管誰是雇主,而且采取的處理手段也相對統一。而在美國,舉報者會因所處的州不同而得到不同的對待。不過,在很多舉報者看來,美國遠勝過英國,因為它鼓勵嚴肅的舉報者和他們的代理律師。美國不僅有專門負責舉報事宜的官員,而且其各種各樣、職能有時交叉的監管機構也有更強烈的追究被舉報者的意願。
WBUK成員中最熱烈的一個話題是:該組織應否遊說英國政府學習美國,保證舉報者可以分享他們幫助得來的罰金。這筆獎勵可能是非常豐厚的。
最近美國國稅局獎勵曾在瑞銀(UBS)工作的銀行家布拉德利·伯肯菲爾德1.04億美元,因為他揭發了該銀行一項逃稅計劃,金額高達10億美元。很多舉報者喜歡這樣的獎勵製度。他們認為,這可以鼓勵舉報者,幫助人手不足的監管機構更好地工作,而且也讓英國律師事務所能從舉報案中獲得更多收入。
但金錢已經在舉報問題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因為按照英國目前的法律規定,此類案件通常先上就業法庭,勝訴或者和解都會牽涉到金錢,並附帶保密條款。霍爾特說,醫院最初提出給她8萬英鎊,Baby P醜聞發生後,封口費提高到12萬英鎊。和家人商量之後,她都拒絕了。會議室裏幾乎所有舉報者都在某個時段被開過封口費。
如今舉報者依然顧慮重重。另外一個未解決的重大問題是到哪兒去找錢,讓WBUK可以從一個舉報者互相安慰的地方變成能夠改變法律的力量。WBUK希望參與立法討論,其部分成員已被要求向議會的金融監管委員會提交相關證據。
該組織還需要資金來支付舉報者的法律和心理支持費用,甚至是一些按揭費用。這可能不太容易,因為跟其它慈善機構不同,WBUK不打算接受政府機構或企業的捐贈。“理想地說,我希望找到一位真正有愛心的億萬富翁。他會說我喜歡你們做的事,你們有膽有識,不屈不撓。”福克斯利說。一些組織已有籌款經驗,開始在內部設立舉報者慈善基金,最後可能歸於WBUK旗下。霍爾特的“病人優先”組織在NHS內提倡公開和誠信;摩爾正在創辦“金融城舉報”,旨在幫助金融界舉報者;查伯成立了“有情護理”,這位前護工正針對有問題的療養院,在全英國範圍內開展獨立調查。
查伯那天晚上成功離開了Isard療養院,她把那些複印的資料藏在浴室一打毛巾下麵,直到下班。她帶著這些資料,從勞工法庭一直告到高院,但未能成功曝光。直到她找到媒體,英國私營老人療養院內很多悲慘狀況才得以大白於天下。在查伯等人為WBUK奠定基礎的同時,Isard療養院的年老病人和護工都被轉走,目前療養院正等待出售,甚至可能被拆除。
摘自《東西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