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IBM公司的財務故事(2 / 2)

IBM公司保持非常激進的資本結構,體現在財務指標上,IBM公司的資產負債率一直高於75%,2012年底甚至高達85%。強大的借債能力源於IBM公司與華爾街特殊的關係。早在1914年,當時公司總裁沃森就能以年400萬美元的經營規模從摩根銀行取得600萬美元的債務。正是由於財務杠杆的擴大效應,才成就了公司2010—2012年分別以13.1%、13.6%和13.9%的資產報酬率來成就高達64.4%、78.7%和61.5%的權益報酬率。顯然,激進的財務杠杆使得公司提供給股東的回報要遠高於資產回報率。

(三)全球供應鏈下的管理效率

IBM公司通過全球供應鏈運營來保障其高效的存貨管理。公司通過全球供應鏈係統對資源和能力進行合理配置,從而有效打破地域邊界,減少重複勞動。如果IBM公司的一個訂單係統出現問題,很快會啟動其他國家的產能來幫助疏通它所造成的供應鏈阻塞。IBM公司還將具有創新意義的全球整合供應鏈運用到其管理的其他方麵,如運用供應鏈中追蹤和分配存貨的方法來合理地在公司內部追蹤和分配人力資源和專才。2010—2012財年的存貨周轉率分別為41、41和45次/年,即全部存貨周轉一次不足10天時間。公司存貨管理的成功,使得其精細化的供應鏈管理備受關注。

IBM公司在應收賬款的管理上有著較為悠久的傳統。公司通過自身領先的業務分析理念和軟件產品獲取強大的“洞察力”,優化應收賬款管理係統,對公司全球的債權進行有效跟蹤、分析和維護,實現財務管理部門職能的突破性轉型。2010—2012財年的應收賬款周轉率分別為3.54、3.59和3.40次/年,效率可觀,幾乎是為自己的產品做了一個有說服力的廣告。

IBM公司2010—2012財年的總資產周轉率分別為0.88、0.91和0.87,說明公司的全部資產差不多一年周轉一次。作為總資產規模極大的一家公司來說,如此高的總資產周轉率足以說明IBM公司強勁的營運能力。

(四)銳意創新下的高盈利

從盈利能力上看,IBM公司長期占據美國盈利能力最強的前10大公司排行榜。其硬件業務的毛利率在38%左右,淨利率隻有8%左右;而軟件和服務的毛利率卻可以達到87%和62%,淨利率是40%和38%。這一方麵說明IBM公司希望通過硬件更好地參與競爭,擴大市場,然後通過軟件和服務賺取更多的利潤;另一方麵也是公司華麗轉型之後利潤率不斷提高的主要原因。2010—2012財年IBM公司的銷售毛利率分別為46.1%、46.5%和47.8%,這樣的增長主要得益於全球信息科技服務部和全球企業谘詢服務部的收入增長。與利潤快速增長相對應的是,IBM公司的研發支出比例和支出金額維持穩定,近三年每年研發支出都在60億美元之上,占銷售收入的6%左右,研發開支額為世界第17位。研發投入也成就了IBM公司強大的創新能力,被彭博社列為最具創新精神的公司TOP10之一。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IBM公司的財務實力總結為放緩並持穩的發展速度、激進的資本結構、精細的供應鏈管理下的穩健運營和以軟件為中心的高盈利能力。透過財務數據,筆者認為IBM公司未來發展要注意以下方麵。其一,作為一個老牌科技公司,很多同行兄弟企業增長快、變化快,但因為這個行業變化太快,行業裏的公司更多的是各領風騷三五年,未來的不確定性太大,所以很難去預估未來收益率。其二,科技公司的快速增長伴隨著大量資金投入,很多科技公司早年都是一直靠投資人的資金維持運轉的,像曾經的蒸汽機、鐵路、汽車等也是他們剛出現的那個時代的高增長、高風險的“科技股”,即使盈利之後也要將資金投入到新業務的發展中去,很少有股息紅利回報。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技術的某些領域已變得成熟,增長相對穩定,藍色巨人IBM公司的關鍵係統和技術領域已經非常成熟,變化也不大,增長乏力在所難免。其三,巨量的負債為公司帶來杠杆效應的同時,也為企業埋伏了很大的財務風險。

當然,上述擔心也許是多餘的,因為IBM公司的財務流程及製定在業界是非常值得稱道的。公司設置了全球首席財務官,采取混合式的財務模式。藍色巨人IBM公司承諾的“2015年每股20美元盈餘”看來並非空穴來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