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地,請你不要謀害你自己……?”

“小乖乖,你哭什麼呢?有什麼話要跟爸爸說的嗎?”

她點點頭,手指著我朋友手上的香煙,抽噎地說道:“爹地,請不要謀害你自己,我希望到時候你能在場……當我結婚的時候……”

我這個朋友在此之前戒煙不下十餘次都沒有成功,可是這一次終於讓他痛下決心非戒不可,而從此他就沒再抽煙。這次之所以會成功乃是因為他的心全係在心愛的女兒身上,他不忍心讓孩子因他抽煙而難過。

如果你能做好NAC的前三個步驟,相信必然會有很大的改變,因為一旦知道了自己所要的,也找到了改變的杠杆並中斷了先前的舊習慣,那麼要培養出新的行為應該不是件難事,隻要你能不斷調正這個新行為,終久有一天它會成為能帶給你快樂的習慣。

到此為止你已經學會了帶來改變的NAC,不過若是不知道所要追求的是什麼,就必定不會時常運用這六個步驟,所以下麵我就要告訴你怎樣找到……

3.溝通是激勵的最佳處方

溝通技術愈好,就愈能有效地激勵別人。無法有效激勵別人的最大障礙之一是不良的溝通,這個問題在公司、學校或家庭普遍存在。員工、學生或子女不能討經理、老師、父母的歡心,因為他們實在不知道該做些什麼。

改進之道在於:清楚地讓別人知道該做什麼,他們就能自覺地去做。

參考下麵的建議,會增加你的溝通效果:

(1)清楚地定義為什麼需要溝通,決定你要為被激勵者做什麼,包括如何思考和執行。簡言之,確立清楚的期限。

(2)小心選擇溝通的情境。情境不同,溝通的效果也不同。你可以選擇辦公室或交誼廳,打電話或寫便條,在講台上演講或圓桌座談進行溝通。

(3)選擇恰當的時間溝通。對員工而言,星期一和星期五大不一樣。不要在子女赴情人的約會前和他談大道理。

(4)讓溝通的對象多表示意見。被激勵者在溝通的過程中反應愈多,記住的東西也愈多。

(5)注意你的溝通想達成的結果如何,而不要管你表達的內容。

(6)回答以下問題:我要聽眾想(或知道)些什麼?感覺什麼?做什麼?任何的溝通決定都須立即達到這三個目的。

(7)目前信息多得令人無從選擇。因此你的溝通要愈快、愈有力,所具有的力量就會愈大。

(8)對準你的目標聽眾,愈集中愈好,如果目標聽眾太分散,信息就會愈軟弱無力。

(9)讓聽眾記得住是一大關鍵,如果他們連想都想不起來,那還有什麼用。

(10)最大的溝通失敗就是你的聽眾根本聽不懂你在講什麼。

如果你希望能夠掌握自己的人生;如果你希望擁有成功的事業;如果你希望做一名傑出談判者;如果你希望對孩子有影響力;如果你希望跟妻子之間更親密,那麼就一定要花時間費精神去了解他們所持的原則,同時也把自己的原則告訴他們。如果你沒有清楚地向他們解釋你的原則,那就別期望他們會按照你的原則;同樣地,如果你不願退一步去接納別人的原則,那麼也不要期望別人會接納你的原則。

比如說要想跟任何人建立感情,你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必須是讓對方知道你處事的原則(或是觀點),同時也要去了解他們的原則。要做好這一點,通常你會這麼問:“你認為有哪些事必須知道,方有助於我們感情的發展?我們要多久溝通一次?需要談哪些事?”

有些原則你可千萬別冒犯

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些看重的價值,也排列為層級,有此重要、有些次要,越是重要的就越會去追求。同樣地,有些原則在我們心中也占有極重要的地位,要是觸犯了必然會招來極大的痛苦,因而我們從來就沒想去觸犯,像這種原則我們稱之為“特級原則”。比如說有人問你:“什麼事是你‘絕對不敢’做的?”這時你給他的就是特級原則,那意味著你絕對不會去觸犯,為什麼呢?因為要是你觸犯了,就必然招致極大的痛苦。

另外我們有些不是不敢觸犯,而是不想觸犯的原則,我們稱其為“平級原則”。固然觸犯了這種原則會使我們不大好受,不過有時候我們還是會出岔子,至於是為何事就得看狀況了。這兩種原則的差異之處就在於一個涉及到“必須”,一個涉及到“應當”,就如某些事我們一定得做,某些事一定不可做,某些事應當做,某些事不應當做。這個“一定得”及“一定不”的原則就屬於特級的,至於這個“應當”及“不應當”的原則就屬於平級的,然而不管是特級的或平級的,對我們的人生都會構成影響。

如果我們自己訂下太多的原則,生活就會失去勁頭和動力,人生將會變得很沒意思。當一個人越能夠掌握環境,就越會覺得自己有用、有價值,然而當他有太多的原則要去遵守時,自然就越難掌握住環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