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俞清暗她沒有任何記憶,若要深度挖掘的話,大概也隻記得他的笑顏。他是長子很忙,幾乎從不參與玩耍。而她俞府三小姐很閑,卻沒人來找她玩耍。隻在一天她依舊坐在長椅上望著無邊碧藍的天空發呆,卻在牆角看到了他的身影,宛如花匠的身影。她好奇的跑過去幫忙,和她一同種下牆角的菊花,尤記得那天天氣陰沉,霧氣彌漫,他說:“菊乃花中君子,絲絲淡雅,縷縷清純,不顧紅塵俗世,傲然獨立於秋風中。”
她不懂,心裏百般崇拜,盯著他半天才吐出一句話來,她說:“清暗哥哥…是要去當和尚嗎?”那個時候他哭笑不得的樣子讓她記了很多年。
後來,皇族大亂,新皇登基朝政不穩,加上周邊藩國肆掠,為了穩住朝綱,一國丞相毅然決然的遣著自己的長子去藩國當了質子。
皇族並沒有能夠勝任的皇子,這是一個國家的思略,父親的舉動可謂震動朝綱,百姓稱讚,他的丞相之位更是無人能及。
那時候的清歌不知所謂的大義,隻知與他一同歡笑過的大哥將要踏上遠途,大娘自那時候起就再也沒有笑過,嚴肅的神情讓人畏懼。
年複一年,日複一日,當年遠行的大哥毫發無損的歸來,從嬌弱聰穎的毛頭小子,落成了瀟灑俊逸的貴公子。
丞相府一夜之間仿佛變了樣,歡聲笑語不絕於耳,喜氣洋洋的不能自拔。
自那時起俞清歌變了,變的不在孤僻,不在獨自流淚,不在感傷時事,這一切的一切都歸功於回國的俞清暗。是他邀她秉燭夜談,來回於皇宮之間,讓她敞開心扉接受了原來的一切。
清歌想,若是沒了大哥她該會是怎麼樣?一個人坐在長椅上孤獨至死?一個人嬌弱得病一命嗚呼?
思緒輾轉十年,她翻身用另一隻手托腮,趴在長凳上長舒一口氣,“都說人將老憶往昔,我俞清歌大好芳華怎的也憶起昔日之境了?”這府裏上下當真她一人如此清閑了,清閑的讓她覺得無聊乏味。
自從俞相無故失蹤,整個俞府乍然慌亂,人心惶惶的府上隨處可聞猜忌之聲,忙亂的俞府已不似往常般清閑,門檻早被朝廷官員踏破。
俞氏地位岌岌可危,府上皆死氣沉沉,連平日裏閑逛的丫鬟也開始為自己的後路奔走。
而她隻能獨坐長廊欣賞初秋風景,憶往事歎將來。
這未來…她不敢想,卻又不得不想,父親在的時候常跟母親提到自己的婚事,她也偷聽過幾回,大約的意思是要去藩國和親。
皇家女兒不多,皇帝幼小,隻能指望丞相,自己妹妹年紀幼小出落的水靈,父親舍不得她去受苦,可自己雖有幾分姿色,但無一所長,這也是個降低損失的辦法。於是她便被莫名其妙的指婚了,這是父親的意思,母親不敢違抗。
初聞此事心生悲涼,讓她好不心寒,事情一如幾年前,她也要成為皇族競爭中的犧牲品嗎?雖也聽過大家女子命途多舛的事實,可她想即使這是命運總該要搏一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