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的一大功績,是把佛法還給大眾,讓佛法從殿堂回歸到民間。佛法無:-怍是普通的器物,就是為人所用的。佛法就如同食鹽,隻要做飯就要用到,不在乎你是鍾鳴鼎食還是貧寒的粗食。《阿遊記》通篇講的,是佛法在生活中的應用,例如:如果你執著外在的東西,或者你在研究佛法,但是你不懂什麼是破“相”,唐僧亂拜佛像,在小雷音寺被黃眉怪戲弄,就是用事例給你講解。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才是正念,唐僧在敕建寶林寺的遭遇告訴你保持積極生活態度的意義。如果你不能控製住貪心,後果就是八戒那樣被錦緞背心束縛,不得動彈;爭強好勝,不能控製自己的名利心和暴力心,就會像悟空被壓在五行山下一樣作繭自縛,寸步難行;悟空放棄對天帝地位的追逐,作個清心的修行人,反而得到了超越天帝的佛的果位,說的是“放下就是得到”的道理……《西遊記》是用生活的語言和情節,講佛理的應用。用最普通的語言,講甚深的佛理,讓每個人都聽得懂——當然是在你真正想聽,真正認真閱讀的前提下。
《西遊記》最大的啟示,是告訴人們,沒有任何東西值得人們犧牲自己的思考去盲目崇拜。觀音禪院裏麵二百七十歲的德高望重的老祖師,是個內心歹毒的竊賊。這個結果對善男信女的打擊會有多大?和天地同壽的鎮元大仙,為了人參樹就要殺了唐僧師徒,還是用滾油活煎,這樣凶惡的神仙你敬他幹什麼!唐僧每次去拜偶像,總是被魔王擒住,或是厄運纏身。如果你能思考這些情節背後的意思,你一定會同意我的觀點:《西遊記》是反偶像崇拜的。把自己神化,給自己塗上偉人的光彩,必然存著害人的心。如果後世的讀者都能讀懂這層意思,我們的曆史就可能被改寫,也就沒有洪秀全的妖言惑眾帶來的紅毛作亂、也就沒有個人崇拜基礎上的“文化革命”,我們的民族和人民會避免多麼大的災難,獲得多麼不可思議的發展和福祉!
凡人一個的唐僧崇拜外麵的神聖,並沒有給他帶來安穩,他堅持內心的修煉和進步,開啟內心的智慧,如同悟空所說“……隻要你見性至誠,念念回首處,即是靈山”。結果唐僧成佛,成就不可思議的境界,超越了神仙、超越了玉帝的等級。我認為吳承恩在《西遊記》裏麵傳達的,是更高意識的民主概念:每個人都是自己心靈王國的國王,每個人都是自己的王,都是自己的主人,自己的命運自己決定;拯救自身最終依靠的是自己。在吳承恩筆下,沒有什麼權威值得崇拜,普通人也能超越神仙而成佛,讓我們這些在生活的重壓下迷茫的芸芸眾生、普通百姓能看到未來,看到希望,是件多麼振奮人心的事情。
吳承恩是慈悲的,他讓人們不再崇拜、不再仰視任何人,轉而尊重自己,相信自己。他講的和佛經所雲,並沒有絲毫的差別:把深奧的佛理轉化成人生禪和幽默禪,這是《西遊記》的無量功德。
己醜年初春於北京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