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透視真心,世界將不再模糊(3)(3 / 3)

然而,雖說我們要處處警惕,但也不能處處懷疑。

《三國演義》裏記載了一段極有意味的故事。這個故事說,曹操刺殺董卓敗露後,與陳宮一起逃至呂伯奢家。曹呂兩家是世交。呂伯奢一見曹操到來熱情迎接,殺雞宰豬地設置晚宴。由於家中無好酒,呂伯奢出門沽酒。結果曹操就起了疑心,以為他去告密。於是悄悄來到草堂觀察動靜,隻聽得裏麵的人說:“綁起來殺掉,怎麼樣?”曹操嚇出一身冷汗,對陳宮說,“果然不出所料!今晚若不先下手,必將遭到他們的擒獲。”接著與陳宮一起二話不說拔劍殺了呂家八口人。

當看到廚房裏綁著一頭豬時才知道錯怪了好人,但事已至此,呂伯奢回來一定不會善罷甘休的。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把買酒回來的呂伯奢也一起殺掉了,並說出了一句奸詐名言“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曹操的懷疑使得九口人死於無辜。其實隻要他肯多看一眼,就不至於錯殺好人。我們也有很多疑心很重的人。他們大多缺乏安全感,他們看似是懷疑別人針對自己,其實是他自己跟自己過不去。他對自己有懷疑,覺得自己某些方麵不足,因而就生怕別人看到自己的不足。

因此,一看到別人說話,就懷疑他們在揭自己的“醜”。

其實大可不必太在意他人的看法。,隻要他人不主動侵犯你的利益,就不用時時事事懷疑。放開心,給予可信之人足夠的信任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

戰國初年,魏文侯派大將樂羊討伐中山國,碰巧的是,樂羊之子樂舒當時正在中山國為官。兩軍交戰,中山國想利用樂舒迫使魏國退兵,樂羊不為所動。為把握勝局,樂羊對中山國采取了圍而不攻的戰略。

消息傳到魏國,一些大臣紛紛向魏文侯狀告樂羊以私損公。魏文侯不予輕信,當即決定派人到前線勞軍,並為樂羊修建新宅。樂羊圍城數日,待時機成熟,一舉破城。滅了中山國。

班師回朝後,魏文侯大擺慶功宴,酒足飯飽,眾人離席後,魏文侯叫住樂羊,搬了一個大箱子令其觀看,原來裏麵裝滿了揭發樂羊圍城不攻,私利為重的奏章。樂羊激動地對魏文侯講:“如果沒有大王的明察和氣度,我樂羊早為刀下之鬼了。”

這個故事生動地表明,用人不疑是多麼的重要。科學講求懷疑一切,但對人就要區別對待。有些明明可以托付之人,如果你處處懷疑不予重任,往往導致對方反投他主。

出於動物自我保護的本能,人人都戴上了虛偽的麵具。這麵具隨著年齡的增大,戴得越來越巧妙,越來不易被人發覺,致使人際關係非常複雜。為人處事不妨多些警惕之心,以免上當受騙。

掌控自我,記住快樂,爭取幸福

也許你有一份不錯的差事、穩定的收入、美滿的家庭、健康的身體,下班後有人做飯,周末邀三五好友談天說地,假期駕車一家旅行,偶爾還可以奢侈一下享受高檔生活……

可是,你快樂嗎?

問人們他們最想從生命中獲得什麼,最常得到的答案將會是:我隻要快樂。快樂不隻是遠離沮喪和不幸,更是一種欣喜的感覺,一種對生命的滿足與喜悅。

既然每個人都要快樂,為什麼這麼少人得到呢?為什麼製藥廠銷量增長最快速的藥是抗抑鬱劑呢?為什麼認為自己快樂的人那麼少呢?

先來看一則故事吧:

有一個石頭切割工人,總希望成為其他類的人,在生命中有個不同的地位,所以一點都不快樂。有一天,他經過一個有錢的員外家,看到他家裏有一些很棒的東西,他想這個員外在城裏會是多麼受人敬重啊!他很羨慕員外,並希望能夠成為像他一樣的人,這樣他就不再是一個卑微的石頭切割工了,而是走到哪裏都有人尊敬的有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