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齊威王每個等級的馬都比田忌的馬強得多,所以比賽了幾次,田忌都失敗了。田忌覺得很掃興,比賽還沒有結束,就垂頭喪氣地離開賽馬場,這時,田忌抬頭一看,人群中有個人,原來是自己的好朋友孫臏。孫臏招呼田忌過來,拍著他的肩膀說:“我剛才看了賽馬,威王的馬比你的馬快不了多少呀。”孫臏還沒有說完,田忌瞪了他一眼:“想不到你也來挖苦我!”孫臏說:“我不是挖苦你,我是說你再同他賽一次,我有辦法準能讓你贏了他。”田忌疑惑地看著孫臏:“你是說另換一匹馬來?”孫臏搖搖頭說:“連一匹馬也不需要更換。”田忌毫無信心地說:“那還不是照樣得輸!”孫臏胸有成竹地說:“你就按照我的安排辦事吧。”
齊威王屢戰屢勝,正在得意洋洋地誇耀自己馬匹的時候,看見田忌陪著孫臏迎麵走來,便站起來譏諷地說: “怎麼,莫非你還不服氣?”田忌說:“當然不服氣,咱們再賽一次!”說著,“嘩啦”一聲,把一大堆銀錢倒在桌子上,作為他下的賭錢。齊威王一看,心裏暗暗好笑,於是吩咐手下,把前幾次贏得的銀錢全部抬來,另外又加了一千兩黃金,也放在桌子上。齊威王輕蔑地說:“那就開始吧!”
一聲鑼響,比賽開始了。孫臏先是以下等馬對齊威王的上等馬,第一局輸了。齊威王站起來說:“想不到赫赫有名的孫臏先生,竟然想出這樣拙劣的對策。”孫臏不去理他。接著進行第二場比賽。孫臏拿上等馬對齊威王的中等馬,獲勝了一局。齊威王有點心慌意亂了。第三局比賽,孫臏拿中等馬對齊威王的下等馬,又戰勝了一局。這下,齊威王目瞪口呆了。比賽的結果是三局兩勝,當然是田忌贏了齊威王。還是同樣的馬匹,由於調換一下比賽的出場順序,就得到轉敗為勝的結果。
如同孫臏一樣,在明顯的劣勢麵前,用寬容的心懷坦然承認自己的不足,在必要的時候學會放棄,你才能抓住機會改變命運中既定的安排。
從前,在一個村莊裏,有3個要好的朋友,一個是很有錢的,一個是很愛讀書的,另一個是為人所知的學者。
一天,他們出海遠航,想到另一個村莊去闖闖。他們坐在一個不大不小的小舟裏,有錢人帶了一大筆金銀珠寶,以便到了目的地可以更好的開始;讀書人帶了一大捆書,為了在船上不寂寞,而那個學者卻什麼也沒帶。
路上,正巧碰上了暴風雨,船主要求他們把東西扔掉點,為了更好的航行。有錢人不舍得自己的金銀財寶,就教唆讀書人把書都扔了,而讀書人也不舍得自己心愛的書,也要求有錢了把財寶扔了。
學者見狀,對他倆說:“有錢人,你要想想,當初你是怎麼白手起家的,為什麼不把財物扔了,保全性命之後,也可以從頭開始,況且,這隻是你財物的一部分不是嗎?讀書人,你讀了那麼多書籍,你書中的內容都在你的腦海裏,有什麼可在乎你那些書?知識都已經在你的肚子裏了。”有錢人聽後,把財物都扔了,讀書人也一樣。
之後他們順利地到達了彼岸,正如那個學者說的,有錢人一樣白手起家,而讀書人當上了私塾的老師。
退一步海闊天空,很多情況下,我們要懂得學會放棄。
有時候,放棄並不都是一件壞事,因為我們的生活中,我們的身邊無時無刻都在變化,都要遇到不同的人和事;當我們在處理一些具體的事情時不是那麼順利,有時甚至感到束手無策;在這時我們就要冷靜思考了,做不到的,處理不好的難道就要硬衝嗎?那樣的結果會怎樣呢?弄不好會兩敗俱傷,甚至會遺憾終身的都有。我們不如在這時頭腦先冷靜,先把眼前困難的事情暫緩一下,或者暫忘掉,或者忍痛割愛放棄了。
古時的緩兵之計就是如此,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韓信胯下之辱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說明,他懂得放棄,忍辱負重,順從命運的安排,韜光養晦,才能抓住關鍵的機會一舉成功。